朱溫在汴州處理完張氏的喪事,同時接到兩封求援軍報。一封來自鄂州杜洪,另一封來自光州(今河南省潢川縣)。自從朱溫將昭宗遷到東都洛陽,楊行密就派大將李神福攻打鄂州。最近李神福患病,回廣陵養病病死在廣陵。楊行密又派蘇州團練使劉存帶兵去攻打鄂州。鄂州被圍多日,杜洪有點抵擋不住,因此派信使向汴州求救。
光州原是楊行密的地方,新近才叛附汴軍的。楊行密不肯舍去光州,親領大軍包圍了光州,意圖奪回光州。光州守將也向朱溫發出特使求救。
如果說李克用是朱溫的第一位的仇人,那楊行密就是他的第二位的仇人。朱溫幾次出兵重重打擊了李克用,使李克用目前喪失了元氣,暫時還不能再與朱溫爭鋒。而朱溫與楊行密的幾次交鋒,朱溫卻沒有占到便宜。楊行密總是裝成大唐忠臣的樣子,在朱溫出征北方到時候侵擾汴軍的南部邊界。朱溫接報後再也不能忍耐,他不顧失妻喪子的悲痛,決定去南征楊行密。
公元904年十一月初八,朱溫親自帶領五萬大兵去征討楊行密。汴軍在潁州(今屬安徽省阜陽市)渡過淮河,來到霍邱紮下大營,分兵去救鄂州。楊行密對付朱溫很有辦法,他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楊行密撤掉光州之圍,帶兵退回廣陵(揚州),不再出戰。朱溫則派出諸將在淮南大肆劫掠,甚至把淮南農民的耕牛都劫掠到中原,以達到讓廣陵楊行密陷入困境的目的。
轉眼已經是公元905年春節。由於昭宣帝李柷雖然繼位登基,但還沒有來得及改元,所以905年還是天佑年號,應為天佑二年。
正月春節剛過,朱溫即帶領大軍圍攻壽州。壽州城高壕深,淮南守將防守嚴密不與汴軍交戰。朱溫麾兵攻打,隻是攻不進壽州。朱溫攻打壽州可心中卻一刻也不放心朝中大事,他感到不應該讓王師範留守青州,於是命令李振去代替王師範去主持青州事務,而命王師範全家遷到大梁。
朱溫勞師遠征打不下壽州,又怕昭宣帝剛立朝廷不穩,決定班師回汴州。905年二月初二朱溫回到大梁。這時李振已經到了青州,他口才很好,說服了王師範舉家西遷前往汴州。王師範走到濮陽換上素服,像劉鄩一樣騎上毛驢到大梁來見朱溫。朱溫對王師範還是很客氣,給他指定了府邸供他全家居住。朱溫上表推薦李振為青州留後,後來朱溫又表王師範為河陽節度使。
在朱溫回到大梁期間,他還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自請罷免了自己兄長全昱的安南節度使的官職,理由是說朱全昱戇撲無能,不能勝任所任官職。其實朱全昱老實忠厚,他一直反對朱溫篡奪唐朝政權。朱全昱經常指責朱溫希望他忠於唐王朝,不要做對不起唐朝皇帝的事。朱溫見自己的哥哥不但不能做自己的幫手,還礙手礙腳阻擋自己當皇帝,所以才決定把朱全昱趕回老家去。昭宣帝李柷當然還要顧及朱溫的麵子,於是下詔給了朱全昱一個太師的名頭,讓他回家給父母守靈去了。
朱溫既然決心篡奪大唐政權,現在擺在麵前的最大的障礙就是唐皇室的嫡親子孫。以德王李裕為首的昭宗李曄的幾個兒子已經漸漸長大成人,這使得朱溫很擔心他們會起而反對自己。朱溫決定殺掉昭宗李曄的九個已經被封了王位的兒子,於是他向心腹蔣玄暉下令,找機會殺掉九王。
公元905年二月九日,正是當年春社之日,蔣玄暉遵照朱溫的命令,邀請已故昭宗的九個兒子共祭天神,祈求當年風調雨順,祭拜之後請九王到九曲池飲酒。酒宴之中蔣玄暉派人把這九位王爺灌醉,命令武士進入宴會廳用繩索將九名王爺勒死,並把他們的屍體扔到九曲池內。這次被害的九位王爺是:德王李裕、棣王李祤、虔王李禊、沂王李禋、遂王李禕、景王李祕、祁王李祺、雅王李禛、瓊王李祥。
公元897年,昭宗避禍華州,韓建侮諸王造反,殺李唐朝廷十一王。這次朱溫又縊殺九王,李唐王朝已經衰敗到無力保護自己,任人宰割的地步。昭宗李曄共有十七子,九王死後除昭宣帝外尚有七子,但這時他們都還是不滿十歲,有的還在繈褓之中,對朱溫篡唐已經構不成任何威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