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九、白馬之禍(1 / 2)

朱溫攻打壽州,沒攻下來。二月份回兵大梁,去擺平朝廷事務了。他留下汴軍大將曹延祚與杜洪共守鄂州。楊行密一看機會又來了,於是派劉存帶兵攻打鄂州。二月十一日劉存攻下鄂州,生擒了杜洪和曹延祚,把他們送到廣陵砍了頭。楊行密任命劉存為鄂嶽觀察使,防守鄂州。劉存也是楊行密手下一員驍將,在淮南積功至舒州團練使。他下命令兵士火燒鄂州城,等鄂州兵馬逃出,不立刻進攻,他對部將說:“如果現在急攻,敵人會退回鄂州,再攻擊增加困難。”他在城外選擇地點與鄂州兵決戰,一舉擊敗杜洪與曹延祚。這次戰鬥仍是淮南軍得勝。

昭宗皇帝被弑駕崩,無論唐朝廷如何羸弱也得給先皇舉辦一個比較像樣的葬禮吧。二月二十日唐朝廷在朱溫的首肯下,為唐昭宗李曄舉辦了隆重的葬禮。昭宗李曄在朝中臣子和昭宣帝等宗親的護衛下被葬在了緱氏縣(在洛陽東)的懊來山下,改懊來山為太平山,陵園命名為和陵。宰相柳璨撰《哀冊文》,宰相裴樞撰《諡冊文》,太常卿王溥撰《諡議》諡號為聖穆景文孝皇帝,廟號昭宗。李曄是唐朝最後一位以國家喪禮安葬的皇帝。

老皇帝下葬,新皇帝登基,當然要有一番人事變動。這次人事安排主要要看朱溫的意願了。三月十九日,朝廷任命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孤獨損仍為同平章事,充靜海節度使;任命禮部侍郎張文蔚同平章事。二十五日又任命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裴樞為左仆射,崔遠為右仆射,一並參與政事。

昭宗掌政時還提拔了一位有名的文人,此時也是宰相,此人就是柳璨,任右諫議大夫中書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柳璨可謂是文人無行的典型,昭宗在時喜歡與文人交往。劉璨少年喪父,家貧,年輕時讀書很用功,後來曾寫過《史通析微》等文章,很得到昭宗賞識,考中進士後四年就被提升為宰相。柳璨看到朱溫把持了朝政,朝廷中都是朱溫安排的人,於是就開始巴結朱溫,對於朱溫安排在昭宣帝周圍的心腹親信也是盡力奉承。而孤獨損、裴樞、崔遠三位宰相級人物都是朝廷勳舊,他們都看不起柳璨的這種行為,柳璨也暗恨其餘三人,總是在朱溫麵前說他們的壞話。

吏部侍郎楊涉為人敦厚恭謹,也被提名同平章事成為宰相。他不但不高興,反而與家人相對而泣,對他的兒子說:“這是我們家門的不幸,肯定會使你們受到牽連。”

四月十二日,天空有彗星出現在西北方。到五月初七彗星的長度竟然貫穿整個天空。有占卜者說:“這種天象主君臣都有災難,應該殺人以應天象。”詭異的天象給了想殺人者借口,第一個想殺人的人應該是朱溫。他已經對朝中這些結成邦派指手畫腳的大臣不能忍受。再一個就是柳璨,他想借機報複,殺掉那些敢於藐視他的人。柳璨擬了一張名單給朱溫,並說:“這些人聚集在一起橫加議論,發泄不滿。應該拿他們開刀,以遏止天災。”李振也對朱溫說:“朝政之所以不能治理,就是因為有這些官場輕浮淺薄之徒紊亂法紀,況大王欲圖大事,這些人都是朝廷中難於製服之人,不如把他們一起除掉。”朱溫聽了他們的話,覺得和自己的想法一致,於是開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