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師厚得到了魏博軍的軍權,又兼任都招討使,宮中警衛的士兵多是他的部下,各鎮兵馬也都聽從他的調動,權勢很大,心中輕視朱友珪,做事往往獨斷專行。朱友珪對楊師厚非常擔心,就派人召他進宮,說:“有北方軍事要務,想要與愛卿當麵商議。”楊師厚就要啟程到洛陽去,他的親信謀士都勸他說:“此去可能會有意外發生,最好不去。”楊師厚對他們說:“我知道朱友珪的為人,我去見他,他也不能把我怎麼樣!”於是點了一萬精兵渡過黃河,直奔洛陽,朱友珪得報後非常害怕。公元912年十月十三日楊師厚帶兵來到洛陽外城門外,他命令士兵陳兵城外,自己隻帶了十幾個親隨去見郢王朱友珪。朱友珪見楊師厚並沒有謀反的意思,於是裝作很高興迎接楊師厚,會麵時盡量用甜言蜜語籠絡楊師厚,並賞賜了他巨萬財物。十九日楊師厚辭別朱友珪,安全返回魏州。
十一月,趙將王德明帶兵三萬軍隊劫掠武城縣,直達臨清,並攻下了宗城,十一月初九,楊師厚在唐店埋伏下軍隊,打了一個伏擊戰,大敗趙兵,斬殺五千餘人。這一仗更是大大增加了楊師厚在後梁軍隊及朝廷中的威望與地位。
十一月初十,後梁把神武元聖孝皇帝朱溫安葬在宣陵(今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廟號太祖。
公元913年正月十二日,朱友珪拜謁太廟,二十一日到圜丘祭天,再次宣布大赦,改年號為鳳曆。至此朱友珪走完了做皇帝的所有步驟。
朱友珪當上後梁的皇帝以後很快就變得荒淫無度,朝堂內外的人都對他憤怒起來。雖然他拿出不少金帛發給臣下,也不能使他們依附於他。駙馬都尉趙岩是趙犨的兒子,是朱溫的女婿,左龍虎統軍、侍衛親軍都指揮使袁象先是朱溫的外甥。趙岩到大梁公幹,均王朱友貞召見他,並與他謀劃殺掉篡逆者朱友珪的辦法。趙岩說道:“這件事的成敗都操在招討使楊師厚手中,隻要他下令曉瑜禁軍,我們的事馬上就可以辦到。”
均王朱友貞馬上派心腹馬慎交去魏州見楊師厚,他勸導楊師厚說:“郢王殺父篡位,眾望歸於大梁均王朱友貞,你如果助均王成就大事,這可是不世之功啊!”並答應事成之後賞賜軍隊將士錢五十萬緡。楊師厚召集部下將士商議此事說:“當郢王殺父叛逆時,我沒有及時討伐。現在君臣名分已定,無故改變主意還可以嗎?”有人說道:“郢王殺死君父,是賊;均王發兵複仇,是正義之舉。尊奉正義,討伐逆賊有什麼君臣之分!如果均王打敗了逆賊,你又怎樣立足朝堂之上呢?”楊師厚說道:“我差點打錯了算盤!”於是派遣他的部將王舜賢到洛陽與左龍虎統軍袁象先商量策劃,並派馬步都虞侯朱漢賓駐守滑州作為外應。這時駙馬都尉趙岩也回到洛陽。
朱友珪殺父篡位期間,駐守懷州的龍驤軍發生叛亂,有三千多軍人向東逃跑,朱友珪派東京馬步都指揮使霍彥威、左耀武指揮使杜宴球前去討伐。八月十九日霍彥威等打敗了叛軍在鄢陵捉住了叛亂的頭領劉重遇,並把他梟首示眾。
朱友珪嚴令搜捕龍驤軍參與叛亂的人,而且命令逮住的人都要滅族,過了快一年了這個行動還沒有停止。龍驤軍有一部分是駐守大梁的,朱友珪命令這些人返回洛陽。朱友貞派人對他們說:“天子因為駐守懷州的龍驤軍叛亂,追查你們,打算把你們全部活埋。”龍驤軍士兵都非常害怕,於是派代表去見均王朱友貞,流著淚請他指示生路。朱友貞就對他們說道:“先王與你們三十餘年南征北戰,籌劃經營了這份帝業,尚且被人殺死,你們又怎能逃脫死亡呢?”接著又請出先帝朱溫的畫像,眾人對畫像行禮。均王又說:“如果你們奔赴洛陽為先帝報仇,就能轉禍為福了。”龍驤軍士兵跳躍高呼萬歲,要求發給武器,均王朱友貞派人打開庫房給他們分發了武器。
乾化三年(公元913年)二月十七日早晨,袁象先率領幾千禁軍衝入皇宮,朱友珪聽說兵變,帶著妻子張氏及親隨馮廷諤逃到城北牆城樓下,打算越牆逃出去,但城牆高大無法越過。朱友珪自知不免一死,於是命令馮廷諤先殺死張氏再殺死自己,最後馮廷諤也舉刀自刎而死。當日進入洛陽的亂兵有十萬之多,他們搶掠市民財物,百官都嚇得紛紛逃散,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杜曉和侍講學士李都被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於兢及宣政使李振被打傷。直到太陽落山這些亂兵才安定下來。
事件平息之後,袁象先和趙岩找到了郢王朱友珪的屍體,確認這位上位不到一年的偽皇帝已死,而且在他身上發現了傳國玉璽。兩人就帶上玉璽到大梁迎接均王朱友貞到洛陽即皇帝位。朱友貞對他們說:“大梁是國家創立基業的地方,又何必到洛陽去呢?”
公元913年二月,朱友貞在大梁(開封)即後梁皇帝位。又恢複了乾化三年的年號,廢死去的朱友珪為庶人,追認了博王朱友文的官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