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二、梁、吳交兵(1 / 1)

朱友貞當上後梁皇帝後宣布了一係列新的任命。任命弟弟朱友敬為康王。任命褒義節留後戴思遠為保義節度使鎮守邢州。任命袁象先為鎮南節度使、同平章事。任命張萬進為平盧節度使。賜高季昌渤海王爵。任命禦史大夫姚洎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

朱友貞當皇帝前後,各軍閥之間的爭鬥更加激烈,形勢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楊行密創建的南吳此時已由徐溫擁立的楊隆演繼位,徐溫殺掉張璟而實際掌握了大權。楊行密的一些舊將對徐溫不服。其中尤其是宣州觀察使李遇表現的最為激烈,他對眾人說:“徐溫是誰啊?我根本不認識他,怎麼現在掌國家大權了?”徐溫多次請李遇到揚州朝見新王楊隆演,李遇就是不去,他知道得罪了徐溫一去就回不了宣州了。館驛使徐階勸他說:“你不去,人家會說你謀反。”李遇回說:“殺死侍中的人才是謀反。”侍中是指楊渥。徐溫見說道了他的痛處,不禁大怒,任命淮南節度副使王檀為宣州製置使去替代李遇,並派都指揮使柴再用和義子徐誌誥帶軍隊送王檀去上任。李遇不接受替代,柴再用就指揮兵馬攻城,結果李遇真能打,柴再用一個月都沒攻下宣州城。

李遇的小兒子官拜淮南牙將,徐溫捉住了他,並把他帶到宣州城下。李遇的小兒子怕死,苦苦哀求父親放下武器。李遇不忍心再戰開城投降,結果被徐溫滿門抄斬。劉威、陶雅兩人也是楊行密舊將,聽說李遇被殺不禁膽寒,在謀士的勸說下,乘小船到揚州拜見新王和徐溫。徐溫對他們非常客氣,並對他們加官進爵,這一下淮南文武官員都對徐溫心悅誠服了。徐溫、陶雅和劉威都請求李儼承製封吳王繼承人楊隆演為太師、吳王。李儼是唐朝派往江南的全權代表,雖然唐朝已經滅亡,但吳地仍尊唐為正統,因此李儼可以有承製封官的權力。這樣楊隆演就在廣陵就位吳王了。徐溫被封為鎮海節度使,同平章事,淮南行軍司馬。劉威和陶雅也被各放歸本鎮。

吳國內部局勢穩定以後就開始謀劃對外擴大地盤。先派淮南節度副使陳璋率水軍進攻楚王馬殷占據的嶽州,擒獲刺史範玫,楚王派水軍都指揮楊定真救援嶽州。陳璋從嶽州撤出後又去進攻荊南,高季昌派部將倪可福率兵抵禦。吳軍怕楚人援助荊南,派撫州刺史劉信率領江、撫、袁、吉、信五州兵馬駐防吉州,作為陳璋的援軍。陳璋沒能攻下荊南,隻好夜渡荊江口撤回吳地。

公元913年四月,吳又派行營招討使李濤率二萬人馬出千秋嶺(應在安徽宣城市東)攻打吳越衣錦軍。吳越王錢鏐派他的兒子湖州刺史錢傳瓘為北麵應援都指揮,去救援衣錦軍。錢鏐又派另一個兒子錢傳璙為招討收複指揮使率水軍去攻打吳屬東洲以分吳軍之勢。

千秋嶺山勢險峻道路狹窄,錢傳瓘伐木截斷了吳軍後路,打敗了吳軍,生擒李濤及吳軍三千士兵,帶回杭州。

五月,吳王又派宣州副指揮使花虔會同廣德鎮遏使渦信駐防廣德,欲再次進攻衣錦軍。吳越錢傳瓘主動發起攻擊,打進廣德俘虜了花虔和渦信。

九月,經過前二次勝利吳越王錢鏐派錢傳瓘、錢傳璙及錢傳瑛去攻打吳屬常州。吳越軍來到無錫,駐紮在潘葑。徐溫親自帶黑雲都士兵趕到無錫與吳越兵交戰。徐溫聽取了黑雲都將陳祐的建議,不顧疲勞馬上發起進攻,前後夾擊,大敗吳越軍,殺死俘獲了很多吳越兵將。

後梁與南吳向來是敵對勢力,梁帝朱友貞見南吳和吳越兩方打的熱鬧,決定也來插上一腳。公元913年十二月派寧國節度使王景仁為淮南西北行營招討應接使,帶領一萬多人馬攻打廬州和壽州。

王景仁原為楊行密手下吳將,雖為楊渥所不容輾轉投入朱梁部下,但對楊行密感情依然深厚。此次征吳路過獨山楊行密墓,仍上山拜謁吳王楊行密墓,哭拜而後領兵離去。

吳軍在鎮海節度使和平盧節度使朱瑾率領下來抵禦梁軍,兩軍在一處名為趙步的地方相遇。當時吳軍大部兵馬還未到達,徐溫隻帶領四千餘士卒與梁軍戰鬥,因為寡不敵眾隻好敗退。王景仁麾兵追擊,快追到一處隘口的地方,吳軍處境十分危險,士兵們都驚恐失色。吳國左驍衛大將軍宛丘人陳紹突然舉起手中大槍呼喊:“我們已經誘敵太深了,現在應該反擊了!”說完就撥馬回頭挺槍向敵軍衝去。士兵見主將英勇也紛紛跟隨返身與敵軍戰鬥,殺退了梁軍。事後徐溫拍著陳紹的肩膀說:“多虧你機智勇敢,否則我們就陷入絕境了。”徐溫賞賜了陳紹許多金帛,陳紹都分給了部下和士兵。

吳國的軍隊集中以後,擺開陣勢在霍邱打了一仗。這次吳軍取得了勝利,梁軍敗走。王景仁帶領一些騎兵斷後,吳軍中很多人都知道王景仁的名頭,也不敢靠近,於是梁軍得從容撤退。但是梁軍在渡過淮河南撤時卻受到了巨大損失。梁軍南進渡淮時在淮河上水淺的地方做了標記,可吳軍霍邱守將朱景卻把這些標記都移到水深的地方去了。等到梁軍敗退過河時都按照標記過河,結果梁軍在河中被淹死一半。吳軍把被淹死的梁軍屍體集中起來在霍邱築成一個大墳塚,用來炫耀他們的勝利。這次失敗以後王景仁回到大梁,不久就疽發於背而亡,後梁追贈他為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