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22年九月,鎮州之戰已經打了一年零一個月。李存審包圍鎮州,城中糧食吃盡,張處瑾派人到晉軍大營表示要投降,晉軍將士都恨透了張處瑾,根本不搭理張處瑾的投降要求。二十九日夜晚,鎮州城中將領李在豐投降,他作為內應,秘密在城上垂下繩索,將晉軍士兵拉上城牆,晉軍終於攻進鎮州城。晉軍抓獲了張處瑾兄弟及家人,還有他的同黨高濛、李翥、李簡等人送到李存勖的行宮。趙人都恨張處瑾父子,認為是張文禮父子給趙國人招來了禍災,都要求殺了張處瑾,吃他的肉。晉軍挖出了張文禮的屍體,並對他的屍體實行了車裂之刑。趙王王鎔的侍者在灰燼中找到了趙王的遺骸,晉王命令為王鎔舉行了葬禮,將趙王埋葬了。晉王任命趙將符習為成德節度使,烏震為趙州刺史,趙仁貞為深州刺史,李在豐為冀州刺史。從此原來趙王王鎔的四個州地盤也全部歸屬了晉王李存勖。
符習是個很聰明的人,他可不敢當這個成德節度使。他對晉王說:“已故的節度使(應該是指王鎔)還沒有安葬,他沒有兒子,我符習應該穿重孝把他安葬了,然後再來聽從大王的命令。”服喪之後符習回到晉王身邊,對李存勖說,趙人都希望晉王兼任成德節度使,晉王欣然接受。晉王又決定劃出相州和衛州設置義寧軍,讓符習當節度使。符習又推辭道:“魏博是大王的藩屬,不能分割。我希望得到黃河以南的一個鎮,我自己去攻占它。”於是晉王封符習為天平節度使,東南麵招討使,同時加封李存審兼侍中。
十一月,晉國特進、監軍、大太監張承業病死,終年七十七歲。張承業雖然反對李存勖稱帝,但他是和李克用一起打天下的老臣,後來又盡心輔佐李存勖,得到晉國朝野普遍尊敬。李存勖的母親曹太夫人親自到張承業府上為其穿孝服,並執子侄禮。晉王李存勖聽到他去世的消息悲痛的好幾天吃不下飯。晉王任命河東留守判官何瓚代理河東軍府事務,代替張承業。
十二月,晉王任命魏博觀察判官金陽人張憲為鎮冀觀察判官管理鎮州軍府事。
由於戰爭的需要,晉國在魏州對百姓課以重稅,魏州的稅賦拖欠很多,晉王就把有關方麵的官員濟陰人司錄趙季良招來詢問,趙季良竟然反問晉王:“殿下何時能夠平定河南?”李存勖對他的問話非常生氣,說道:“你的職務是征集稅收,你自己的事情沒做好,怎敢幹涉我的軍務?”趙季良回答:“殿下正在謀劃攻取,怎麼能不愛惜百姓呢?如果百姓離心恐怕連黃河以北也不能歸殿下所有,更別說黃河以南了。”晉王認為他說得很對,馬上向李季良道歉,不再過問征稅的事,而且從此以後李存勖對趙季良非常重視,每次商量重大事情都請他參加。
公元923年,這年是李存勖稱帝的第一年也就是後唐曆的同光元年,也是後梁滅亡的龍德三年。這年初李存勖就下令要設置百官,要在他控製的河東、魏博、易定、鎮冀四大區域的判官中選取前朝的士族人氏任命為宰相。在選取的名單中河東節度判官盧質處於榜首,可盧質堅決辭讓,不肯接受宰相位置,而推舉義武節度判管豆盧革和河東觀察判官盧程來擔任丞相之職。李存勖馬上召見了豆盧革和盧程二人,並任命他們為行台左右丞相,任命盧質為禮部尚書。
在後梁與晉軍的戰爭中,後梁逐漸處於下風。後梁帝感覺勢力孤單,而現在隻有吳越還承認後梁的權威,朱友貞隻能拉攏吳越王錢鏐做自己同盟軍。後梁帝派兵部侍郎崔協等出使吳越,進封吳越王錢鏐為吳越國王。
公元923年二月二十二日,吳越王錢鏐接到晉封的命令開始建國,把禮儀製度都仿照唐朝天子的製度設置,把錢鏐居住的地方也改稱宮殿,隻是沒有宣稱改年號。給後梁上疏時也不再稱某軍節度使而稱吳越國,任命清海節度使兼侍中錢傳瓘為鎮海、鎮東留後,總管軍府事務。同樣設置了丞相、侍中、侍郎、員外郎、客省等使。
正在李存勖搭班子準備稱帝的時候,出現了一件使他大為光火的事,這就是安義軍留後李繼韜叛變投梁。李繼韜本是河東名將李嗣昭的兒子,李嗣昭還是李克用的義子,本來應該和李存勖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自己人,李繼韜的叛變投梁真是李存勖絕對想不到地。李繼韜為什麼叛晉投梁呢?在李嗣昭戰死後李繼韜和他的兄弟們沒按照李存勖的命令將李嗣昭的遺體運到晉陽安葬,然後李繼韜又囚禁了他的哥哥李繼儔想自己繼承李嗣昭昭義節度使的位置。對於李繼韜的這些無禮要求,李存勖心中非常不滿,但由於與後梁的戰鬥非常緊張,李存勖選擇了容忍。可李存勖隻是將昭義軍改為安義軍,隻答應李繼韜做安義軍留後,這就表達了晉王對李繼韜行為的不滿。李繼韜知道以後有機會李存勖肯定會收拾自己,所以心中很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