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八、王彥章之死(1 / 2)

王彥章,字子明,是鄆州壽張人,從年輕時就跟隨梁太祖朱溫闖天下。他手使一杆鐵槍,重約百斤,別人都舉不起來,常常在敵陣中往來馳突無人能敵,在長期征戰中為後梁立下不少漢馬功勞。可王彥章雖然在戰場上是員猛將,在宮廷鬥爭中卻缺乏經驗。王彥章特別痛恨趙岩、張漢傑惑亂朝政,經常對手下人說:“等我成功後返回,定要盡滅那些奸臣,以謝天下。”這些話傳到趙岩、張漢傑耳中,兩人說:“我們寧可死於沙陀人,也不能死於王彥章之手。”兩人下決心要搞掉王彥章。段凝非常嫉妒王彥章的能力,因而與趙岩、張漢傑沆瀣一氣,專門在軍中找王彥章的毛病,與王彥章作對,損毀他的聲譽,惟恐他建立軍功。段凝還派人監視王彥章,經常向後梁帝彙報,說王彥章的壞話。趙、張二人每次戰鬥的捷報都改為段凝的功勞,久而久之梁後帝就聽信了三人的讒言。梁後帝把王彥章調回大梁,讓他和董璋一起去攻打澤州。

由於李周力戰,保住楊柳城不失,李存勖專門到楊柳勞軍,他對李周說:“若不是李將軍善於防守,我們的事業就會失敗啊!”

唐軍雖然在黃河邊上戰勝了梁軍,可在西線卻失掉了澤州城。王彥章馳援董璋進攻澤州,澤州危急,裴約秘密派人向後唐帝告急,李存勖感慨的說:“我兄長(指李嗣昭)不幸怎麼生了李繼韜這麼個禽獸,多虧裴約明大義知逆順。”李存勖回頭對北京內牙馬步軍都指揮李紹斌說:“澤州彈丸之地,可以不要,但你一定要把裴約接出來。”李紹斌帶領五千人馬前去援助裴約,還沒到達澤州,澤州已經被攻破,裴約也戰死了,後唐帝李存勖十分悲痛。

公元923年八月,梁後帝朱友貞命令梁軍在滑州挖開黃河大堤,水淹曹州、鄆州及濮州,希望用大水來阻止唐軍的進攻。一千多年後,蔣介石也是炸開花園口,企圖阻止日軍的進攻,現在可能還有不少老人記得黃河泛濫給他們帶來的背井離鄉的痛苦。後梁軍挖開滑州黃河大堤,可以想象也一定造成了當時不少人流離失所,甚至死於洪水之中,但是就這樣要想改變戰爭的走向也是徒勞的。

王彥章被調離黃河主戰場以後,後梁帝朱友貞就命令段凝帶領在黃河邊戰鬥的後梁軍。敬翔、李振多次請求後梁帝罷免他,而朱友貞卻說:“段凝沒有過錯啊。”李振就對後梁帝說:“等他有了過錯,國家就危險了!”段凝用錢物賄賂趙岩、張漢傑,請求出任招討使,敬翔、李振都堅決反對,認為不能讓段凝擔任招討使。可是在趙岩、張漢傑的支持下,梁後帝還是任命段凝為招討使,代替了王彥章的職務。後梁的老臣宿將都很憤怒,士卒們也不服氣。天下兵馬副元帥張宗奭就對後梁帝說:“我為副元帥,雖然年老了,但還可以為陛下防禦北方之敵。段凝晚輩,他的功勞資曆不能使人信服,大家都紛紛議論,這樣會使國家處於憂患之中。”敬翔也說:“軍隊的將帥選用關係國家的安危,現在我們已經很危險了,陛下怎能還不留意呢?”後梁帝對這些都聽不進去,仍然堅持用段凝作為軍隊的主帥。

八月十七日,段凝指揮駐紮在王村的五萬後梁軍從高陵津渡過黃河,掠奪搶劫澶州各縣,然後到了頓丘。這種不是以作戰為目的地搶掠,隻能使澶州的老百姓更加痛恨後梁軍。

攻破澤州以後,後梁帝朱友貞又命令王彥章率領保鑾騎士和其它士兵共一萬兵馬,去兗州、鄆州境內駐紮,試圖相機重新奪回鄆州,後梁帝還派張漢傑做他的監軍。有了張漢傑掣肘,梁軍不打敗仗才怪呢!

八月十九日,後唐帝李存勖帶兵進駐朝城(屬山東省聊城市)。二十七日,康延孝帶領一百餘名騎兵來朝城歸附後唐軍,李存勖親自迎接,當場解下錦袍玉帶相贈,任命康延孝為南麵招討都指揮使,兼博州刺史。然後李存勖屏退左右,詢問有關後梁朝中的事情。康延孝對李存勖說:“後梁的地盤不小,兵力也不少;可是看梁朝內部以往行事,最後肯定會敗亡。為什麼呢?他們的主上昏庸懦弱,趙岩、張氏兄弟專權,在內接結交皇宮內臣,在外接受賄賂。官職的高下隻看賄賂的多少而定,不考慮才能和品德,不選擇有功勳的人。段凝智勇俱無,卻能位置在王彥章、霍彥威之上。自成為帶兵的主將,隻知克扣軍餉巴結權貴。後梁主每次出兵,不能把權力交給將帥,經常派親近的人監督他們,軍隊行動常常受他們的製約。最近聽說朱友貞準備四麵出擊,命令董璋率領陝州、虢州、澤州、潞州人馬從石會關直驅太原,命令霍彥威帶領汝州、洛州軍隊從相州、衛州、邢州、洺州侵犯鎮定,命令王彥章、張漢傑率領禁衛軍攻打鄆州,命令段凝、杜宴球率領大軍抵擋陛下,決定在十月大舉進攻。臣以為梁兵聚在一起是不少,兵力分散就不多了。請陛下養精蓄銳,以待其分兵,到那時陛下帶領五千精銳騎兵,從鄆州出發直搗大梁,抓獲偽梁主,十天半個月之間天下就可以平定了”後唐帝李存勖聽後非常高興,認為康延孝說得很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