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 聽 12散打冠軍的警察生涯(1 / 3)

傾 聽 12散打冠軍的警察生涯

◎口述 周伯軍

今年41歲的周伯軍,看上去像個年輕後生,皮膚白淨,目光中透著幾分和善,隻有內行人才能從他微微泛青的臉部膚色,看得出他是一名功夫深藏的練家子。

他是17年前的全國散打冠軍,在1987年廣東惠州舉行的“強民杯”全國散打擂台邀請賽上,他十戰十勝,力挫群雄,成為60公斤級別的全國冠軍;他是13年前的寧波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防暴大隊大隊長,從警10年,屢建奇功,1997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優秀人民警察”榮譽稱號;現在,作為寧波海關緝私局偵查處的負責人,他完成了靠拳頭打天下到憑智力闖“關”的形象轉變,在一次次打擊走私犯罪的行動中,他有勇有謀,巧取智奪,擊破一宗宗大案,追回一筆筆稅款,人們敬重他,稱他為“年輕的老英雄”。

想做警察

以前,在農村,家裏兄弟多,或者有一個哥哥,別人就不敢欺負。我隻有一個姐姐、兩個妹妹,保護她們不受壞人欺負,是我的一個責任。當時父親在台州臨海做工人,我和母親、姐姐、妹妹在金華縣蔣堂鎮上方村,與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為了在小夥伴中做個強者,我常常跟在外公後麵,模仿他的動作“偷”學拳術。外公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武術拳師,空閑的時候,他也願意坐下來,跟我講他習武的經曆和打拳的故事。七八歲的時候,我開始在外公指導下,練一些基本的架式,14歲開始正式學習武術套路。由於從小鍛煉,我的身體素質非常好,經常能拿學校跳遠、跑步等比賽的第一名。

1980年,高中畢業後,我頂替父職,來到台州臨海,在運輸公司做汽車修理工。台州地區民間習武的風氣比較盛行,不久,我就拜當地農機監理所的陳偉年為師,學習拳術和刀、槍、劍、棍的基本套路,把業餘時間利用了起來。每天清晨,從臨海城關到汛橋鎮,我要跑一個來回,大約20多公裏路。然後,師兄們來了,我又和他們一起在師傅指點下進行武術訓練。很快,我就成了師傅最為器重的弟子,武術技藝超越了先我而學的師兄們。如果沒有請假去觀看那場在台州舉行的省散打比賽,也許我會奉武術為真臬,把刀、槍、劍、棍一直耍下去。1983年的那場比賽,讓我認識了一種全新的打法。擂台上,一名我之前認為拳術相當高超的“八卦大師”,無論擺出的姿勢如何優美,所做的動作如何漂亮,一不留神,就被對手用簡單的手法撂倒在地上,幾番下來,被人戲耍一般,醜態百出,狼狽不堪。比賽,講究的是製敵取勝,花拳繡腿有什麼用?從此,我開始改練散打技法,追求格鬥的實戰效果。當時,台州的散打實力非常強大,在省7個級別的散打比賽中拿了6個冠軍。我便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打出台州,這樣我就可能站在浙江省的散打最高峰,進軍全國的比賽。

那時,在我隻有12平方米的宿舍裏,除了一張硬板床,就是半空吊著的沙袋,地上擺著的杠鈴、啞鈴、人靶。每天與師兄弟一起訓練之後,我一個人回到宿舍仍苦練不懈。學散打的一個月後,我代表臨海隊參加台州地區散打選拔賽,一舉奪得60公斤級冠軍。後來,在連續兩次衝擊省散打比賽均居亞軍的情況下,我認真總結經驗,又拜臨海摔跤隊的教練郭子堅為師,苦練快摔法、抱腿摔和過胸摔,終於在1986年和1987年連續兩次取得省散打比賽的冠軍。

概而言之,經曆了四處拜師學藝的艱辛,又經過一年打破十幾隻沙袋的苦練,到1987年的時候,無論體能還是技戰術方麵,我都達到了一個高峰。1987年9月,在廣東惠州,我又一次站在了全國比賽的擂台上。畢竟是全國性的比賽,我太想拿冠軍,心理上卻又留有1985年在山東濰坊首次參加全國比賽的失利經曆,比賽前,我緊張得上了好幾次廁所。在與北京高手張明豔相逢時,對方手腳比我長,我無法近身對其形成有力的反擊,隻得發揮自己靈活機動的優勢,翻跟鬥與他纏鬥,在防備被對方擊中的同時,不時晃出虛招,引誘對方出招時露出破綻和空當。消耗對方體力的同時,自己的體力也在迅速流失,在相持階段,我身體的多個方位險情不斷,觀眾席裏發出了一聲聲驚呼,認為我必敗無疑。淩厲的攻勢下,常常在千鈞一發之際,仍被我閃身避開,張明豔顯得有點不耐煩了,又連發勢沉力猛的狠招,求勝心切。我看他防範略有鬆懈,左手虛晃一招,果然誘敵上鉤,乘對方露出的空當,欺身上去,右手猛力往他的下頜部揮出一拳,打得他左搖右晃。緊接著,擺拳、勾拳、邊腿、側踢、勾踢、單抱腿、雙抱腿……如猛虎下山,頻頻出擊,直到把他摔下擂台,終於成為全國60公斤級散打冠軍。那年9月,我十戰十勝,自信心也達到了巔峰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