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成長煩惱 15. 兩雙小手又握在了一起
楊 驊
案例背景
明和爍分別是班裏的副班長和學習委員,他們是同桌,也是好朋友。一次體育課上,兩隊學生在打籃球,爍在搶球時不小心打到了明的頭,明馬上進行了“還擊”,在爍臉上留下了幾道指甲劃痕。
當體育老師趕到事發地點時,爍的臉上已經掛了彩,明的衣服也被拉破了。
案例過程
“到底是怎麼回事?你們給我說清楚!”老師非常生氣。
“是他,是他先打到我的!”明大聲說。
“我不是故意的!你看,他抓我的臉!”爍也一點不退讓。
“是這樣的,老師,”旁邊的小朋友告訴老師,“我們正在打籃球,爍在搶球時,不小心打到了明的頭,明就在爍的臉上抓了一把,然後我們就去叫你了。”
聽了小朋友的話,老師更加生氣了,狠狠地批評了明和爍,兩個人口服心不服地走開了。
課後,我聽說了這件事情,看著爍臉上的“五爪山”和明憤憤不平的樣子,我陷入了沉思,怎樣才能讓這兩位小朋友和好呢?
第二天的班隊課上,我走進教室後,掃視了一下整個教室,目光特別在明和爍那裏停留了一會兒。然後,我說:“今天的班隊課,老師有一個特別的遊戲要請各位小朋友一起參與。是什麼遊戲呢?請大家看好了。”說著,我拿出一把筷子,小朋友們都迫不及待地等著我介紹遊戲的玩法。“遊戲的玩法是這樣的,我給每位小朋友一根筷子,請大家想辦法用筷子從你的鉛筆盒裏取出一塊橡皮來。”
拿到筷子後,小朋友們都爭先恐後地用筷子拿橡皮,但是一根筷子是不可能拿出橡皮來的。這時,有的小朋友已經發現如果同桌兩個人的筷子用在一起,就能很輕鬆地從鉛筆盒裏夾出橡皮來。漸漸地,大家都發現了。
這時我注意到明跟爍卻還在各自為政,於是我來到他們跟前,“你們有沒有想到怎麼樣才能拿出一塊橡皮來啊?是不是沒有想到?你們快要做倒數第一了。”
“我早就想到了。”爍低聲嘟噥著。
“我也想到了的。”明說。
“那你們做給老師看看啊。”我暗暗推動著。
“我隻要能用一下他的筷子就行了。”爍說著指了指旁邊的明,明也說:“我也隻要用一下他的筷子就可以了。”
“那你們能不能付諸行動呢?我等著你們。”
在我的注視下,明拿出了自己的筷子,爍拿到了筷子,很輕鬆地就夾出了一塊橡皮。
我於是趁熱打鐵:“從這個遊戲中大家發現了什麼呢?哪位小朋友能夠告訴我?”
小朋友們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其中有個小朋友說:“因為這是我們兩個人互相幫助的結果!”
“對!就是你們互相幫助的緣故!大家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也要互相幫助,不能因為一點點的小事而影響同學友誼!”我看到明和爍都低著頭,於是就走到他們麵前,“比如我們的明和爍,昨天他們兩位小朋友發生了一些誤會,但是,老師相信這兩位小朋友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的,因為在老師眼裏大家都是好學生!我們每一位小朋友都在看著你們啊!”
在我的鼓勵下,兩雙小手又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案例反思
在遊戲中把同學互相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形象地灌輸給學生,從而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在輕鬆的環境中使學生得到教育。這是本例中我取得成功的原因。
現在的小學生自尊心很強,而且在很多事情上都有自己的主見,在這種時候,作為老師,要尊重他們的意見,注意德育工作的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