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綿綿愛心 12. 打開心鎖的鑰匙
曹麗玉
案例背景
晨是一個很內向,又有點任性的孩子。個子瘦小,上課不愛發言,做作業常拖拖拉拉,學習成績屬不理想的一類。在家父母卻很寵愛晨,甚至有些溺愛。晨在班級總愛招惹其他同學,老師追查時卻又不肯承認。集體活動晨也很少主動參加,在班級中沒有很要好的朋友。
案例過程
你看,任性的他——
鏡頭一:
我班是四年級時重新整編的班級。晨三年級時,在隔壁班級。以前,在辦公室?熏常聽同事談起他,他也是這裏的“常客”,因此對他的印象很深。
星期六的晚上,隨著一陣“丁零零”的電話聲,傳來了晨母親的哭泣聲:“老師,您能來我家嗎?晨又在倔了,他爸爸出差還沒有回來,我真的是拿他沒有辦法了!嗚……”
“您先別急,我馬上來!”
一會兒,我到了晨的家,晨的母親雙手捂著肚子,臉色很難看。晨氣呼呼地站在他母親的旁邊,還緊握著拳頭,看到我來了,才很不情願地鬆開了他的兩隻小手。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晨放學回家後,沒有做作業,而是直奔臥室看電視。媽媽一次又一次地喊他做作業,他毫不理會;一次又一次地喊他吃晚飯,他還是無動於衷。於是,媽媽走進臥室大聲喊:“你這孩子怎麼這樣?作業一直不做,喊你吃晚飯也不吃,一天到晚就是看電視,等你爸爸回來,看他如何收拾你!”晨故意把電視音量調到最高,對媽媽不理不睬。媽媽見此情景,一把奪過遙控器關了電視。這下,晨可來脾氣了,他衝到媽媽跟前,邊哭邊用拳頭雨點般地狠砸媽媽的肚子……
你看,執拗的他——
鏡頭二:
周二的第五節課,是活動實踐課。上課鈴聲一響,我走進教室,滿眼都是微笑,孩子們正等待著我的到來。回身一看,黑板上赫然寫著“朋友、友誼”,兩旁還“簇擁”著鮮花。
主持人亞神采飛揚:“朋友、友誼”這兩個詞讓我們感到溫馨和美好。生活中誰不想有幾個知心朋友?誰不想擁有真摯的友誼?“朋友多了路好走”,濃濃的友情會給予我們力量,會讓我們的生活更精彩。首先,送給大家一句話:珍惜朋友,珍重友誼。今天的活動實踐課,我們分兩個小隊進行比賽。右邊是雛鷹隊(擊掌高喊),左邊是飛虎隊(揮手致意)。
…………
兩隊的比賽,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第一輪搜索詞庫,第二輪格言聚會,第三輪演講比拚,最後一輪由沒有表演過的同學自由發揮。雛鷹隊的隊員颯爽英姿,飛虎隊的隊員也不甘落後。輪到晨表演了,他卻坐在那兒,兩眼平視,嘴巴緊閉,一言不發。這可急壞了飛虎隊的隊長了:晨,快,最後一個是你,我們隊能否取勝,就看你了!晨眼皮抬也沒抬一下,依然照舊……頓時,飛虎隊的隊員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開了:晨,不能落下!晨,還記得“成長本”上的成語嗎?晨,怎麼這麼沒有集體榮譽感?老師,你看晨……
如何讓晨轉化?我尋求著解決的辦法……
1.在角色中找到自己。
班會課上,我先請三個小朋友表演小品“瞧這一家子”,三位小演員表演得淋漓盡致。內容梗概:媽媽辛勤地做家務,爸爸出差回來,恰巧碰到兒子又和媽媽頂撞了……表演結束後,我留給同學們一個討論題:你想對劇中的小朋友說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