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綿綿愛心 14. 為你撐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馮寶俊
案例背景
小學生大多是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而從娟的臉上卻很難讀到這些,從她臉上讀到更多的是孤獨、膽怯、憂鬱。就這樣,娟引起了我更多的關注。
案例過程
隨著相處時間的增多,我不僅知道娟是外來打工人員的子女,還了解到她是一個早產兒,由於先天發育不足,影響了她智力的發展。由於知識深度的不斷增加,加之她的智商偏低,她出現了上課走神、作業不能按時完成的情況,在班上,她也是學習最差的一個。由於反應遲鈍、動作緩慢,每次小組討論問題時,她總是最後一個說,或是幹脆就不說,引起了本組同學的嫌棄與譏笑。她感到了同學間的冷漠,於是形成了孤獨、無助、內向的性格。了解到這些之後,我隱約感到娟除了智商偏低之外,還患有嚴重的心理障礙。在與其家長聯係之後,我還知道了她曾經與家長的一段對話,她的家長說:“你怎麼不出去和同學玩呀?”她說:“這些同學不好相處,有些瞧不起人,我不願意和他們玩。”顯然,娟在與同學的交往中,遇到了困難。盡管娟這樣說,但在與娟的接觸中,我依然能感覺到她的那份渴望——老師的激勵和同學的友誼。隻是由於自卑和膽怯,她將這份渴望深深地掩飾起來,給自己的心靈之門上了鎖。如何解開娟的心鎖,如何幫她走出人生的第一個低穀呢?我決心為她撐起一片晴朗的天空,解開她的心靈之鎖。
那天,娟又沒有交作業,當我找到她時,她的目光中滿載著膽怯,雙手不知所措地絞在一起。我感受到了她內心的恐懼。我沒有責備她,而是將她的手拉起,用飽含著慈母般的目光看著她,然後溫和地說:“你是個懂事的孩子,老師是非常相信你的。是不是有什麼特殊原因,才沒有寫作業呀,能和老師說說嗎?”她雖然沒有說話,但是目光中已全然沒有了剛才的那種膽怯。接下來,我沒有繼續追問,而是采取了以退為進的戰略,耐心地給她講解了作業中的習題。在我的幫助後,她能獨立解答簡單一點的習題了。我用欣賞的目光對她說:“你看這不是做出來了嗎?你應該相信自己,隻要用心去學,你同樣也會成功的。”聽到這些,她的眼中突然間閃爍著喜悅的光芒,原先的膽怯沒了蹤影,嘴微張了一下似乎想要說些什麼。我見時機已到,輕輕地拍著她的肩膀說:“最近老師發現你總是一人獨處,有什麼不開心,有什麼煩惱,你可以說給老師聽聽嗎?”在我的真情呼喚下,她終於說出了長期積壓在心中的苦惱與鬱悶。當她說到同學們因她是外地生而且學習差、衛生差,都歧視她,都不願意和她同桌時,我一邊鼓勵她堅強一點,一邊幫她尋找解決的辦法,教她如何學會麵對外界的幹擾,如何學會在逆境中獨立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