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寬容理解 11. “好易通”回來了(1 / 1)

七 寬容理解 11. “好易通”回來了

殷 濤

案例背景

在學校生活中,學生在班級丟東西是常有的事,當這樣的事發生後,班主任該如何處理才既有效,又不傷害學生的感情,並對學生起到教育和引導作用?這是我們一直以來頭痛的事。這不,我就碰上了——

案例過程

3月29日上午,我上完第三節課準備走出教室時,彬神色慌張地跑到我跟前,急促地說:“殷老師,我的好易通不見了。”話還沒說完就哭了起來。我先穩定了她的情緒,在她斷斷續續的敘說中,我知道了事情的經過。原來她第二節課下課後沒有及時把好易通交給老師保管,為了早點到教室外麵去跳橡皮筋,就隨手把好易通塞進自己的抽屜裏,上課後才發現好易通不見了。那是爸爸為了讓她學好英語,昨天下午花六百多元錢買的。

中午,我在班上講了丟失好易通的事,希望那位“不小心”拿了好易通的同學自覺送回來。我滿以為到下午就會找到的,沒想到直到晚自習以後,好易通仍然沒有下落。這下,我有點著急了,不得不特意留心幾個“嫌疑對象”的麵部表情,可惜一點蛛絲馬跡也沒有。他們好像都很坦然,有兩個甚至還主動請彬親自檢查,結果還是一無所獲。我曾經想到過直接找那幾個重點對象談心,又覺得不妥,他們是曾經“拿”過別人的東西,可那都是一些尺子、橡皮之類的“小東西”,並且經過教育後,再也沒有複犯。轉眼3天過去了,還是毫無進展。難道是好易通長了翅膀飛走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星期六下午的班會課上,我向同學們講了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傑瑞·哈伯特的美國人。故事大概內容:主人公43年前是一個12歲的送報童。一次送報時,不小心把一個老夫人家的窗戶玻璃打碎了,當時因為害怕而逃跑了。後來每當想起這件事,他就覺得有一種深深的犯罪感,於是他花了3個星期去幫別人送報紙,掙了7美元,還寫下了一張紙條解釋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親自送給了老夫人。老夫人也回贈了他一包餅幹,餅幹袋裏有一封信,信封裏是7美元和一張寫著“我為你驕傲”的便條。

第二個故事是一位老師在上課時發現一個學生經常低著頭畫畫,有一天他走過去拿起學生的畫一看,畫中的人物正是齜牙咧嘴的自己。這位老師並沒有發火,隻是憨憨地笑著,還要學生課後再進行深加工。從此,那位學生上課時再也沒有畫畫,各門功課都學得不錯,後來他成了很有造詣的畫家。

講完這兩個故事後,我認真地說:“我相信大家明白這兩個故事的意思,也歡迎那個同學以秘密的方式委婉地告訴我,我保證不向任何人泄密。”上晚自習前,一個女生主動找到我說:“老師,假如那個拿了好易通的人把東西放在了別處,現在不方便拿出來,怎麼辦?”我一聽,知道有戲了,忙說:“那就請你轉告他,叫他方便的時候拿出來就行了。”星期一,同學們回到了學校,有一個男生匆匆忙忙地對我說:“老師,我看見彬的好易通了,就在我們寢室的鞋櫃裏,我拿來了。”我非常高興地表揚了他。上課時,當我把好易通還給彬時,有幾個學生追問究竟是誰拿的,是男生還是女生?我輕輕一笑,說:“我現在已經不想追究到底是誰做的。但我相信,那位同學這幾天肯定不開心,好在她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今天能夠拿出來說明她還是了不起的!”這時,我發現那個女生的臉紅了,我衝她微微一笑,她羞澀地低下了頭。

同學們歡呼起來:“好易通終於回來了!”看到同學們那一張張可愛的笑臉,我在想,僅僅是好易通回來了嗎?

案例反思

這個案例中,老師在以下幾個方麵做得比較好,體現了老師對學生無微不至的人文關愛,是這種寬容的愛,換回了孩子的真誠和童貞,止住了孩子的私欲和貪婪。

第一,委婉巧妙的措辭,嗬護了學生的童心;

第二,典型真實的故事,誘發了學生的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