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無聲的藝術 5. 獎品拍賣會
?薈鄔銀飛
案例背景
按常例,每學期期末都要分發獎品。而能得到獎品的,不外乎三好學生、積極分子等一部分孩子,大部分孩子隻有觀望的份。久而久之,連三好學生也對獎品失去了興趣,因為他們每年都可以得到,新鮮感已蕩然無存。我一直在考慮能否改變一下目前的獎勵方式。本學期,班級重新設置了學習、規範評比的規則,采取加分、扣分的製度,每周結算總分,評比出周冠軍、優勝獎(前10名)和進步獎(進步5名以上),並把獲獎名單張貼在牆上,等待期末“獎品拍賣會”的到來。
案例過程
終於到了學期最後一節班隊活動課,看到黑板上“獎品拍賣會”五個醒目的字,孩子們的臉上流露出興奮的神情。今天,他們的手中都握有一定的“財富”,那是他們用一個學期的努力換來的。最富有的是李,他有110分之多;第二名是沙,他也有100分。當我宣布他倆的財富值時,其他孩子羨慕極了。
本來就不寬的講台上堆滿了獎品。這些獎品來源的渠道十分豐富,自動鉛筆、筆記本、小扇子、牆壁貼等是我從各大超市搜羅來的;玩具手槍、塑料相機、書簽、剪紙作品等是孩子們貢獻的;儲蓄罐、鑰匙圈、無錫泥人等則是我從家裏拿去的。看著這些豐富的獎品,孩子們的眼睛個個瞪得圓圓的,或許他們的心裏已經打好了主意。
“獎品拍賣會”正式開始了!第一件拍賣品是一隻嶄新的小豬儲蓄罐。這麼可愛的小豬,他們怎麼會沒興趣呢?當我喊出底分5分時,競拍聲此起彼伏:“10分!”“15分!”“20分!”……“35分!”這分明是奕的聲音。也許分數已經太高了,沒有同學再和他競爭,他如願得到了小豬儲蓄罐。當我問他還剩幾分時,他說他一共隻有35分。同學們都哈哈大笑。他為了這隻小豬儲蓄罐竟然傾其所有!看來接下來的拍賣活動,他隻能做個觀眾了。
拍賣活動熱火朝天地進行著。一雙可愛的小筷子25分,卡通扇子15分,鑰匙圈20分都一個個成了孩子們的囊中之物。
“老師,我一共隻有5分,你說我能買到什麼呢?到目前為止,最低的成交價是10分呀!”性急的小馬站起來,臉已漲得通紅。他是我們班的調皮大王,平時自由散漫,一學期下來隻得過兩次進步獎,因此“財富”少得可憐。我還沒開口,就有孩子幫我說話:“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平時表現好一點,今天說什麼也不會隻有5分呀!”說得小馬無地自容。我忙安慰他:“別急,以你這5分,就獎你一塊小橡皮吧,希望明年你能用自己的財富來競拍想要的獎品。”他從我手裏接過橡皮時,臉上像綻開一朵花,高興極了。
拍賣會繼續進行著。一個帶有精美包裝的瓷杯被沙以45分的“天價”買走。其他孩子隻能望之興歎,在驚歎聲中更多的是讚許,因為沙平時的表現大家有目共睹,她理應得到最有價值的獎品。
明年還要搞這樣的“獎品拍賣會”,這是我和孩子們共同約定的。
案例反思
設想了整整一個學期的“獎品拍賣會”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這項活動除了它的新鮮感之外,還能帶給我們什麼思路呢?
大腦處於競賽時的效率要比無競賽時的效率高得多,即使對毫無直接興趣的活動,學生因渴望競賽取勝而產生的間接興趣也會使他們忘記事情本身的乏味,而興致勃勃地投入到競賽中去。很顯然,本次活動的最根本目的是以獎品來刺激孩子,最終規範他們平時的行為。因此,在整個拍賣會中,必須適時地提醒孩子們手中的財富要依靠平時的努力、付出才能得到。相信明年他們會更積極地投入到每周的規範評比中去。
通過本次拍賣,我發現那些充滿童趣的日用品比起學習用品更受孩子的歡迎。看來,下次準備獎品還得再動一番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