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無聲的藝術 11. 班內的“腐敗”現象
沈 紅
案例背景
為了幫助一些後進生,我在班裏開展了“一幫一”的活動。活動從上個學期一直持續到這個學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對“一幫一”取得進步的幾對同學,我們也進行了一定的獎勵,因此活動開展得比較順利。可是最近發生在班裏的幾件事,卻不得不引起我的重視。
案例過程
小琴是我們班裏學習成績最差的一個學生,她接受能力差,再加上基礎差,學習上已經拖了一大節,雯雯是我專門指派來教她作業的一個好學生,這個學生平時很熱心,做什麼事都很積極,當初確定“一幫一”人手的時候她是自告奮勇承擔的。在幫教的過程中,雖然有時也會疏忽一些,但總的來說還算可以。可是一次在一個同學的談心周記中,卻讓我看到了另外一個腐敗的現象。寫這篇周記的是我班的班長,坐在小琴的後麵,她在周記裏這樣寫道:“老師,一個貪吃的學生還是好學生嗎?雯雯總是向小琴要東西吃,小琴不給她吃,她就威脅小琴說不教小琴作業了,有好幾次小琴的作業都是我教的,老師您說這樣的學生能算好學生嗎?”看到這裏我的心裏“咯噔”一下,班裏居然有這樣的事,以自己的職權牟取私利。現在的孩子難道眼中已過早地蒙上了“利益”二字,難道樂於助人、大公無私的品質都被眼前這小小的利益蒙蔽了嗎?作為老師,正確的引導是多麼迫切啊!
前幾天,我在跟幾個差生補課的時候,從他們的嘴裏又聽到了這樣一件事,我們的副班長一直都不怎麼教同桌作業的,如果想讓她教,就必須給她一樣東西,聽到這裏我十分地憤怒,官味在班級裏也會這麼濃,小小年紀也懂得了貪汙受賄。
麵對以上發生的兩件事,同時也帶給我深深的思考,孩子原本純潔的心靈到哪去了?一些社會的現象怎能過早地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芽?班內的班幹部管理製度是否有問題?
針對這些現象我召開了一次班幹部會議,讓他們談談對國家幹部的認識,讓他們進一步明確,人民幹部是人民的公仆,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做事的。再讓他們討論班幹部是幹什麼的,學生都能清晰地認識到班幹部是為班級做事,是老師的得力助手,也應該熱心地幫助同學,這樣的班幹部才是稱職的。
隨後我又在全班召開了《人民的好幹部》主題班隊會。會上歌頌了像周恩來、焦裕祿、劉少奇等這樣的人民的好幹部,並介紹了他們的光輝事跡,表演了相關的小品,在班裏引起了一定的反響。讓他們充分地看到人民的公仆是怎樣為人民服務,怎樣受到人民的愛戴的,同時讓他們在心中樹立起這樣一個信念:做幹部就要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
當然還有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就是班幹部是輪換製好,還是留任製好?想來也是各有長處、各有弊端的,但我想輪換製可以抵製班內的“腐敗”現象。
案例反思
孩子的心靈原本是純潔的,也許在不經意間受到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形成壞的習慣,但養成壞習慣就不再是小事了,將會影響他以後人生的選擇和定位。而我們應該做一個有心人,做一個引導者,將學生的錯誤扼殺在搖籃裏。當學生走的路有所偏位,就應該引導他走上正路。教師的一次小小的舉動,也許會影響學生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