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無聲的藝術 16. 愛心無價
?薈毛小幼
案例背景
又是一個收繳餐費的日子,中午我照例坐在教室的講台邊上,讓學生一個一個地交費。每位100元,是整票的,讓學生自己放在一旁的塑料袋內,我隻是做好登記工作。我相信,一般來說,學生還是誠實的。
案例過程
不一會兒,有幾個回家取錢的學生,一齊走進教室,擁向講台交費。這時,小寧從座位上站起來,也擁向講台,右手握著拳頭,喊著:“老師,給你錢!”並順勢在塑料袋上一攤手。但伸開手後,100元錢並沒有落向袋內。我也順手握住小寧的手:“錢呢?”
小寧說:“錢已放進去了。”
“剛才我看見你手裏根本沒有100元錢!”我也來氣了。
“是放進去了!”小寧強辯著。
“那好,現在登記的隻有12個同學,塑料袋內也有12張100元錢,根本沒有你放的錢,別唬弄人!”我也提高了嗓門。
小寧,人比較靈巧,一二年級時表現還好,學習成績也在一流,但進入三年級,人就變化了。班內多次失竊,同學們都懷疑他。失竊時間大都在上體育課、上學和放學時間。有幾個機靈的學生自發地跟蹤了他,一次上體育課,小寧向體育老師請假要上廁所。班長是個機靈鬼,也隨後向體育老師請假去廁所。班長悄悄跟著小寧,小寧並沒有去廁所,而是去了教室。隻見小寧在教室內東張西望一會後,就徑直走向第三排第三桌翻書包,在鉛筆盒子裏拿了10元錢。
班長一聲吆喝,嚇了小寧一大跳,手中10元錢也順手一扔,逃出了教室。
事情發生後,我了解到小寧生活在媽媽再婚的家庭裏,經濟條件一般,後爸對他比較刻薄,很少給零花錢,因此,他常采取偷的方式。有幾次被後爸發現,免不了一頓拳打腳踢。
這次,他利用學生自己放錢的機會,想渾水摸魚,想不到反而露了馬腳。
小寧垂頭喪氣地走進辦公室,準備挨一頓暴風驟雨似的批評。回到辦公室,我的火氣反而小了許多,根據小寧的情況,發火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心病需要心藥治。小寧進入三年級後,家庭發生變故,學習和品行都下滑了。可見,這是由於外因變化引起的,他本質並不壞,責任不在他身上。麵對他天真、幼稚的舉動,我真是又好氣、又好笑。但我堅信真誠能喚回浪子的心。於是我說:“你先把媽媽給你的100元錢交午餐費,這樣可以吃中午飯。另外老師給你20元錢,作為零花錢用,但有兩個條件,一是改了不良行為,二是要合理節約花錢。”說完,我伸出右手小指頭做勾狀,“你同意的話,咱們以勾指為準,勾了要算數啊!”
小寧很快地伸出小手,與老師對勾一下。
第二天中午,我電話約小寧媽媽到茶室,告訴她小寧的有關情況。小寧媽媽也承諾要配合我做好小寧的工作。在學校和家庭的積極配合下,小寧的壞習慣有了轉變。
小寧恢複了正常的生活,學習也比以前努力了。此後,班內再沒有發生過失竊事件,有幾次小寧還把從外麵撿到的錢還給了失主。小寧變好了。
案例反思
對小寧這樣的學生,應采用主動關愛、問題淡化的教育辦法,通過愛心來激發學生的內因變化。還應注意一個重要問題——切莫損害學生的自尊心。尤其是對已經有了錯誤行為的小寧,同學們也已經注意到了這件事,教師更應維護好他的自尊心,用道理去感化他、喚醒他,幫助、引導他進行自我教育,進而達到知錯、改錯,並產生要求進步的強烈願望。小寧的轉變正說明了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