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心思鮑渠懶得猜,接下來的幾天他的主要注意力都在戰奴的身上,磚窯、瓷窯、開墾荒地,這些勞累的工作現在全部交由戰奴們來做,三年免去奴隸身份的話鮑渠也親自站出來說過,周圍的村莊都已經聯係,除去有矛盾的西劉村,其餘幾個村莊都未拒絕這明顯是送好處的請求。
剛開工的緣故,現在戰奴們都還在進行觀望倒是沒有逃跑的,不過根據鄉兵(鮑家軍)的彙報,現在已經有戰奴在私下裏聯係、聚團,估計逃跑就在近期。
流民來到鮑家寨也有幾天的時間,佃農溫飽、鄉兵糧食管夠外加早晚一頓牛奶,就這幾天的時間流民裏已經沒人是一臉的菜色。
治安情況出乎意料的好,那邊的戰奴被嚴加管控,這邊的流民老少女人都在穀內,剩下的要不就是成為鄉兵的一員,要不就是從事輕快的田裏工作,都是老實巴交的百姓,現在的生活他們滿意還來不及哪裏會想到跑去破壞?
現在整個鮑家寨除去戰奴之外,青壯數量達到三千二百,其中兩千三百是流民其餘全是鮑家寨的老人。
除一營全副武裝的鄉團練之外,剩下的兩千二百青壯也被鮑渠整編成一營,團練使是宋三,說是一營,實際上他們就是預備役,沒有糧食補貼也沒有牛奶補貼,不過就是集中起來一起幹農活而已,有些類似明朝時期的衛所士兵。
因為鮑家寨有大量的耕牛,所以農活並不忙,隻要把土地開墾出來,那麼將來播種、種植那些女人就能做,當鄉兵好歹還管一頓午餐,所以鮑渠整編的時候沒有人提出異議,相反無論是流民還是鮑家寨的老人都非常的積極。
宋三成為新的鄉兵團練團練使,全副武裝的團練使自然由鮑渠的二舅哥徐璟來擔任,隻是現在徐璟還沒有答應這件事,暫時隻能由宋三兼職、吳仲代理。
由於現在鮑家寨開墾出來的土地越來越多的緣故,鮑渠直接花費20萬購買來80頭耕牛,算上原來的耕牛,鮑家寨耕牛數量已經突破100頭。可惜這是唐末亂世,如果是唐朝鼎盛時期,這麼多的耕牛甚至刺史都會親自接見鮑渠。
除去耕牛之外,鮑渠還有一個大開銷,那就是第二團練的武器問題,雖然沒有防爆盾、沒有防刺服、沒有多功能軍工鏟,但鮑渠為他們一人準備一雙膠鞋和一雙棉靴,再有就是一根白蠟紅纓槍。
白蠟杆10塊、紅纓槍槍頭10塊,算上兩雙鞋剛好50,槍頭是一般的槍頭,但白蠟杆可是上好的白蠟杆,無論是硬度還是韌度都非常不錯,值這個價格。
戰奴加上第二團練,數量差不多有5500,鮑渠幹脆購買6000套,光是這就花去鮑渠30萬,算上耕牛的那20萬,鮑渠賺來的40萬不但全部花出去,還多花10萬,現在鮑渠支付寶賬戶裏僅剩下70萬。
鮑渠的手裏倒是有一批精美的瓷器,可這東西不是吃的、穿的,量一大肯定要降價,所以鮑渠必須收斂著,不說別的,一個月賣出的別超過五套就好。
戰奴的裝備暫時不會給,不過第二團練的白蠟紅纓槍和鞋倒是可以發放下去,鮑家寨佃農青壯們還好一些,那些流民哪裏見過這樣做工精良的鞋,尤其是棉靴,就是城裏的老爺也穿不上這麼舒適的棉靴吧!
鮑渠可不知道,就因為兩雙鞋,流民對鮑渠的認可度瞬間提高到死忠的級別,有吃的、住的,孩子還有牛奶喝,現在家主還給他們城裏老爺都穿不上的棉靴,最重要的是這並非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有前麵的待遇,現在流民們怎麼可能不忠誠於鮑家、忠誠於鮑渠?
雖然誰也沒有明說,但從流民的工作態度就能看出他們如今的改變。
而就在流民這邊對鮑家寨認可度越來越高的時候,戰奴那邊終於開始有人出逃,第一夥出逃的共有七十多個人,人數太多的緣故所以被直接控製住,隨後被帶到鮑家寨村口。
“嗆嗆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