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雲溪教子(2 / 3)

“是,兒子定遵從母親教導!”林晗前些日子就想過這個問題,聖人之言固然為道理根本。但是這個世界有多少人能夠遵守呢?不過是聖人為好,便高為好事物。但是能做到寥寥,不然就都是聖人了。

“首先,我們今天說說秦。麒兒,你可知秦為何?”

“秦為二世而亡,秦王嬴政滅六國以一統。設度量衡、統一文字等。”這類曆史他學不多,實際上這是後期課程。

“如果隻是以秦始皇登基為天下王者來說,確實秦二世亡故。那麼麒兒知道他滅亡根源嗎?”張雲溪拿著手中卷冊,看著煙雲後麵林晗。

“秦王□,焚書坑儒,以致民不聊生。後有陳升吳廣等,曰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再漢高祖斬白蛇而起。而自覺地,多數都與□有關。不過兒子認為,始皇能夠滅六國,統一天下。實是大功績,後期行為……”林晗想了想抬頭看著張雲溪:“也是功大於過。但是,胡亥二世等級多有傳信曰庸碌而為,不及其兄等。也許,也是其滅亡一點。”

“有兩點錯誤,首先統一六國並不是秦始皇一個人功績。史記有記載,他登基時候實際上秦朝疆域已經籠蓋了巴蜀。因此不管是從長江向下還是過黃河向東,蟄伏了近千年秦都會成為後勝利者。而滅亡原因,也同那些□沒有關係。實際上,是因為他太著急了。”張雲溪看著林晗,笑著解釋:“秦朝戰爭結束很,也就是說當時六國麵臨秦朝部隊,可能連一戰之力都沒有。秦始皇十三歲登基,到三十五歲已經完成了統一。這些源於他祖先積攢和整體國力體現。但是,同樣也埋下了隱患。春秋有說,諸國有諸國度量、有各自語言和文字。這些東西,都是各個豪族傳承千年所留下根基,統一這些就意味著毀人根基。若是一點點進行,經營個三五代那麼還能讓人接受。可利用強權要求統一結果,隻會將民憤壓底下。始皇世,畏於他本身殘酷,這種現象會被擠壓。但是他死了,那麼不管胡亥二世如何努力,都不會讓臣民滿意。因為利益規則本身被打亂了,人們不喜歡現劃分。所以,劉邦也好、項羽也罷都不過是為了規則而推上前台人。”

“可是他焚書坑儒……設萬人坑……”林晗想起老師講過關於秦朝□,抿了抿唇。

“說到這個……”張雲溪目光森然看著他,手中竹卷桌子上敲了敲:“你母親我,也是不喜歡儒家。”

“哎?”林晗驚訝出聲。

“作為你母親,實際上如果儒家學說能夠讓你獲得利益並且為族中延續做出根基向事情,你母親我是不反對。但是從高處來看,你母親我本身並不喜歡儒家學說。並不是聖人之言沒有道理什麼,而是他們一個根本思想,讓你母親我無法喜歡。或者說,任何一個希望站君主角度人,都不會喜歡。”

“根本思想?”林晗一時間有些不明白。實際上,張雲溪說話很簡單,他也懂得。但是為君……林家……

“這麼說吧!麒兒認為世界有多大?僅僅就是天朝本身嗎?”

林晗搖搖頭:“母親帶來地圖上麵,有其他地方土地。有地方甚至比天朝要大很多,因此世界很大。”

“那麼……林家未來,就是困這方寸之地嗎?”

“不!”林晗再次搖頭,他很認真回答:“如果必要,兒子希望能夠帶領林家走出去。走出這個世界,去看看外麵世界。”

“那麼……你現所接受教育,就是一個儲君可能會接受,但是未必接受過。”張雲溪扔下了一個重磅炸彈,一時間讓林晗長大了嘴巴。

“正如你說,世界很大。因此沒有必要捆這裏君臣忠義。實際上,一旦走出去林家就必須自成一國。也許沒有領土、也許沒有臣民。但是,林家日後所要做,要比一國之君、一領之民要多多。當然,我知道這個你現無法理解,日後我會教導與你。我們繼續剛剛話題,我說了如果為君話,是不會喜歡。儒家核心思想,有一條是忠君之道,為民謀勢。這句話原本聽著,很有道理。任何一個君主都應該接受並且滿意。但是實際上,朝代迭結果恰恰表明了這句話另一個意思,那就是成王敗寇,誰為王誰就能得到儒生忠誠。這種忠誠,廉價讓人不齒。還不如武夫之間義氣,好歹那樣還有人為你貢獻熱血。哼……”

張雲溪不屑冷笑一聲,想著那個時代曆史中朝代迭,想著那個時代中所謂清流名臣。哪一個不是拿著所謂皇權當保護傘,後迎來自己清名流世。後來一個皇帝昏庸無能,他們卻能獲得一個賽比比幹名頭。真真是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