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雲溪教子(3 / 3)

“母親……文臣氣節,不是那樣定。”林晗聽得出張雲溪口中惱怒,但是他認為還有一些需要說明。

“那是怎樣定?”張雲溪挑挑眉。

“文臣入朝,一直都是勸諫和直言為主。然後是為民而作。曾有名言,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國泰民安,才有君主盛名。而要國泰民安,首先要做到是做臣子對民眾看重。兒子認為,也許每個君主都要麵對臣子抉擇。後會因為民心而否定皇權,去擁戴他人。但是從根本上來說,還是君主德行不夠。”

聽著稚嫩童聲所帶來答案,張雲溪慢慢地笑了。她笑容宛如嬌豔牡丹。她抿唇低頭喝了一口水緩緩講道:“確,這個國家這種製度下這類存是保證統治和社會規則根基。但是麒兒,世界不是隻有這一種規則運轉。皇帝有時候,也希望利用自己意誌來統治自己國家。而不是,去成全其他人青天之名。這種時候,不是臣子妥協就是戰亂紛爭。因為沒有外力幹擾,這篇土地執行了千年這樣製度。朝代迭、皇權輪換。但是,如果有另一個強權過來,對你說:你必須按照我標準來做事情時候,會發生什麼呢?”

會發生什麼呢?林晗一時間有些迷茫。那些外夷蠻族,他們其實並不比自己弱多少。能夠度過大洋,來到這裏需要經曆很多風險。如果他們進入呢?

“所以,林家要做不是忠君不是忠於某種……思想。儒家、法家等都不是林家需要。因為,一個對統治者前期沒有幫助,要知道世界上執行儒學隻有這篇土地。但是林家不可能永遠龜縮這篇土地上,卻玩這種老舊遊戲。而後者,林家不是要登上皇位,成為某篇土地管理者。我們需要做,是傳承。傳承自己血脈、傳承自己思想、傳承自己道路。並且,把這些東西融彙到血脈中,刻入骨血裏麵。因此為了這種傳承,你需要扔掉你所有良知,而不是為一人之清名,拖九族之累。懂嗎?所以,我不喜歡儒家學說。因為那個做不得朋友,卻沒有共同利益。除了崇高,如同信仰一般執著外,實看不出有什麼值得。與子孫無義,同傳承有礙。”

“母親……是說……”林晗似乎有些明白張雲溪意思。曆代儒家書學,都有為天下而舍小己。為萬民而舍全身。從家族傳承來說,一點助益都沒有。因為書生清高,不願同商人為伍,不願意給自己清名染上別色彩。以至於很多讀書人家中,都是主母支撐。這也是很多清流家族,都希望取一個貴女原因。越是清流,資產也就越不多。有些老清名士,可能連女兒嫁妝都未必能夠支撐起。

而曆史上不乏為了勸諫而身死。原本看著,他們死了獲得名聲無數。但是家中妻兒呢?仔細想想,沒有朝中俸祿、妻兒艱難比比皆是。後也就落個家道中落,而史書中記載也不過是寥寥幾筆。族學中,這種人被很多同學讚頌。可是那個時候,他就覺得疑惑。現想來,也許……母親說也是沒有錯。

如果他隻是一個無父母孤兒,族中讚助下日後做一個言官是可行。但是妻兒困苦,日後連一個好婆家都未必能夠找到。

如果他做了兢兢業業為民謀勢人,後高官厚祿必然會有。但是也許會因為涉及到別人道路,後被權謀殺戮也是可能。其實哪一條道路,都隻是謀求了個人路途卻忘了血脈。

他未來是林家族長,並不是那種為了某種事情入朝為相。顯然,母親目前給予反而適合。

他點了點頭:“母親說,兒子有些明白了。若是兒子隻是小戶門生,倒是可以搏上一次。畢竟,能夠給自己留下史書清名也是不錯。但是,如果打開眼界離開這天朝地界話,僅僅隻是這種忠義顯然是不夠。畢竟,兒子需要做,不是為一國君父或者為一君父下臣子。”

“你能想明白就好!”張雲溪欣慰點點頭。雖然這孩子理解事情,可能多少同她有些出入。但她本身就沒想過把自己對世界理解強加給這個孩子,她要做不過是引導他去看待這個世界。認識這個世界罷了。至於日後這個孩子如何判斷和認可這個世界,就不是她能決定了。

張雲溪掏出懷表,看了看時間:“時間差不多了,吃了午食,休息一個時辰你小休一下。再來這裏,今天學習拉丁語!”

“是!”林晗恭敬起身行禮,算是結束了這三個時辰教學。

跟張雲溪走返回主屋路上,他隱隱明白日後學習內容。一個家族家主,一個能夠讓家族經曆風雨屹立不倒家主。尤其是,一個要麵對外麵大世界家主,顯然要比儲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