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滿囤急急忙忙跑回家裏,王氏也是一臉的焦急,在不停地哄小七說話。
小七抿著嘴巴,皺著小臉兒,一聲不吭。
滿囤見狀,生怕他是給硬東西噎著了,二話不說先去掰他的嘴巴。
小七又是扭頭又是踢腿不讓他掰。王氏見了,也幫忙上前按著秋貴兒的小胳膊小腿兒。
滿囤急得一頭汗,總算把小七嘴巴掰開了,除了露出長得跟米粒似的小乳牙,嘴巴裏沒有任何異常。
兩個大人先放下心來。
不是說不成話的問題,那就是不想說話的問題了。
也是,秋貴這才幾歲,肯定是看著青山一言不發的樣子覺得新鮮,也模仿著玩兒。
青山這是出身不由己,裝成啞巴情有可原。可小七見著大人都急成這樣了,還在玩兒小把戲,這可需要好好教育了。
於是滿囤板起臉來,開始教訓小七。
“秋貴兒,哥已經看過你嘴裏了,舌頭好好的沒叫貓叨走呢。”
“你知不知道你在這兒不開口,讓咱娘有多著急?淘氣也不是這麼個淘氣法兒,快給咱娘認錯。”
秋貴眨吧眨吧眼兒,不吭氣兒。
王氏見著小子沒事兒,就丟給他哥看著了。
滿囤看著小七不聽說,就把聲音沉了下來:
“你要是不聽哥的話,哥現在就要打你的屁股。”
“使勁兒打五下,哥說到做到。”
說著,他就做勢要往他秋貴兒的屁股上打巴掌
秋貴馬上用小手捂著屁股,小聲地說:“不打,秋貴兒乖的。”
然後又抿緊了嘴。
“以後娘要問你話,你怎麼辦?”滿囤繼續訓他。
秋貴癟癟嘴,眼裏含著委屈:“跟娘說話。”
“你們幾個都過來一起聽著,中午來咱家的那人是我叫來幫忙的夥計。除了我以後,你們不準私下跟他說話,更不準學他的樣子,誰要讓我知道了,我就拿棍子抽誰的屁股,聽見沒有?”
小四他們幾個一臉不明所以的迷茫,但既然他哥都提到打屁股的事兒了,小哥兒幾個除了秋貴兒,都快快地點頭。秋貴兒反應慢,最後一個點頭。
滿囤還想再接著訓他,轉念一想,滿囤一想,秋貴兒這年齡也該上托兒所了。
他現在已經過了4歲,正是對事情好奇心強的年紀,什麼東西都模仿得快,學得好的時候,王氏跟他都各有各的事情要忙,一時半會兒也抽不出空來關心小家夥的成長,不過麼,滿囤一想,凹子溝來的這一批小豆點兒也大多是這個年紀,這會兒正在大院裏,跟著老田他們在一起學習生活。不如把秋貴兒也送過去,孩子多了也熱鬧,老田給他們講講故事,順便學學認字,多學點積極的東西。
這事兒跟王氏一提,王氏除了覺得秋貴兒年紀小不放心之外,餘下的全是讚成。
當天中午,滿囤就叫小七高高地騎在他的脖子上,把他送去了托兒所。
當然,小七也是帶了學費的。
滿囤給管理員周大娘交了三十斤的大米當學費。
周大娘人好心善,還是個做飯的好手。
中午這會兒,托兒所正開飯,每個小孩兒手裏都捧著一碗筋道的紅薯麵條。麵條擀得又細又長,吃著又彈又帶些甜絲絲的味道,美得很。
所以把小七送過來他很放心。
滿囤私底下又找著了老田,按著他對現代教育的理解,簡單跟老田介紹了一番,老田畢竟是教了大半輩子書的人,兩人的看法不謀而合。
托兒所的小孩子們分了小組。
在他們五六歲的年紀就開始學習著跟同伴間互相信任,互相協同,與團隊共同成長。
他們將是這個村裏第一批不依照血緣關係,而與他人互助互信,健康成長起來的新村民。
安頓好了家裏,滿囤一個頭兩個大的又拐回來找青山。青山也沒走遠,一上午的功夫,已經在離他不遠的地方搭出個窩棚的樣子來。
也就是幾根木棍外加幾條破麻袋湊合起來的,刮風就倒見雨就淋,真真是叫花子住的破狗窩。
滿囤就跟他商量,叫他先住牛棚裏,過兩天給他找房子。
青山不住。
叫他去家裏吃飯。
也不去。
其實有了上午的事兒,滿囤心裏也不願意青山再住家裏。青山不是少梁,不能逗得一家人開開心心。
要說給青山找房子麼,滿囤也不太確定。他自己家還住的破土坯房,就是有錢改建新房,也得抽得出時間來。
趁著天熱,就叫青山先湊和兩天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