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賣野菜的小姑娘(1 / 1)

第八章 賣野菜的小姑娘

元河兄嫂的戶口在崇仁。

崇仁始建縣在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已有1400多年曆史,素有;

撫郡望縣之稱

船在崇仁,等於回家了。船,停靠在縣城大橋西邊一棵大樟樹下。兄嫂的工作單位是縣運輸公司,要接

到工作任務後,才會開拔。

夏季裏,阮天天在船周圍撈米,有了收獲就在水中,岸上數米玩。

不知從哪一天開始,有一位小姑娘來到了阮身邊。

阮在河裏,她也走進水中;阮到岸上,她就蹲在地上。眨巴著雙眼,看著阮一粒又一粒的數米玩,臉上

露出也想玩一把米的霞光。

想討,又不敢討,她不知道阮是否會答應,便天天守在阮身邊。一句話也不說,默默地看,靜靜的眨眼

皮。

一天,阮在岸上大樟樹下數米,小姑娘終於開口了:

給你,吃餅!

阮問:這是什麼餅?

她答:泥巴餅。

曾經吃過泥巴,可已經好些日子不吃它了,因為阮家中的境況有好轉了。

沒想到,她還在吃這種東西。見阮麵帶猶豫,她就津津有味地吃給阮看,並笑著引導:很好吃的。這是

用白泥巴做的,不是普通泥巴餅。說到白泥巴,阮知道就是名叫“高嶺土”的品種。

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民族都有吃土的習俗。

非洲人吃土就象吃巧克力。海地的人們會收集可食用的高嶺土,做成餅。市場上十美分可買五個泥餅,

並從屬於一種文化傳統。

西伯利亞人有時會做些泥球,一邊走一邊啃,表達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坦桑尼亞的小孩會拿著很像小火腿腸的泥棒棒,有滋有味地吃。

可在60年初,我們這些小孩吃土,是饑餓所迫,並不是在學那種文化。

小姑娘家中一定是米不夠吃,才拿泥餅充饑的呀!

她的臉上爬著幾絲清苦色。抹去苦色,她很有幾分叫人喜歡的地方。

瓜子臉,小巧微翹的鼻梁,薄薄的嘴唇,張口時,能看到她有顆小牙斜插在下排牙叢之中。笑起來,又

能看到兩個甜甜的小酒窩在她嘴邊顯現。

看到阮吃好了餅子,她小心翼翼地,試探著問:

我把我的菜換點你的米,行不行?

阮問:你那是什麼菜?

她答:該係馬屎橫。(臨川土話,翻譯過來,就是馬齒莧。)

阮問:你該個菜不拿回家去?

她說:該個菜是在街上沒賣完的。

卻原來,她每天賣完菜,就來到阮身邊的。

阮又問:你該個菜能賣錢?

她答:可以。我們家天天吃這個。街上人也會買的。就是米不夠吃。

阮把從沙石中數出的米,裝進她的褲口袋。

那是夏季,她沒穿上衣,裸著上身。

誰知,她的褲口袋是破的,米從她的下身又掉回到地上。

她說,這褲子是我爸爸的,我媽媽還沒有補好,我就穿出來賣菜了。

她去找了幾片美人蕉葉,把米包起來,走了,

留下一紮馬屎橫……

當年賣野菜的小姑娘,你還在賣野菜嗎?

如果確認,阮會用火車裝米換你的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