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辰之後,幾個馬車終於來到桃源鎮。
當然不但有他們的馬車,還有幾百一起逃竄到這裏的百姓。
桃源鎮不但地勢險要,修建在半山上,四周幾乎沒有平地,而且城牆也高大,難怪當年胡人也沒有攻下。
從馬車下來,徐六郎不禁抬著發出一聲驚歎:“哇,好險峻的一個城池。”
“把官府搬遷到這裏也不錯。”徐躍一看,語氣裏麵,充滿了深深喜悅之色。
徐謀沒有說話,而是得意捋了捋胡須。
桃源鎮雖然沒有靈泉縣那麼大,趙平也在這裏設立了一個官府。
不過這裏沒有縣丞,隻有一個主簿,下麵同樣有雜房、審房、禮房等八房。
主簿乃是李之豪,雜房乃是雨濟旱,禮房乃是郭雋。
“小聖人當初在這裏設立了一個小官府,雖然這是無意插柳之舉,倒也成全吾等。”他們本來走投無路,沒有料到這裏還有一個小官府,而且各房依然齊全,同樣能夠正常運轉,徐謀忍不住發出感歎。
謝靈蛾此時也下來看看,一邊讚歎,一邊發出同樣感慨:“難道小聖人早已知道會有今天,在這裏設立一個官府。”
他們到了這個地步,聽到夫人還如此崇拜趙平,徐躍氣得差點跳了起來。
“那個豎子如果厲害,就不會放胡人打到靈泉縣。”徐躍忍不住發出嘲笑,他這次太狼狽了,心裏對趙平氣憤之極。
徐躍帶著家人極為狼狽地地逃竄到桃源鎮,但是依然還要擺他的知縣架子。
他下車之後沒有進入桃源鎮,而是讓門房徐六郎通知李之豪、雨濟旱他們。
聽到靈泉縣被胡人攻打,雨濟旱與李之豪不禁大吃一驚:“什麼,胡人竟然進攻靈泉縣?”
“是的,胡人已經攻占馳道,而且還有五千兵馬。”徐六郎信誓旦旦地說道。
李之豪與雨濟旱兩人互相看了看,忍不住一臉苦笑。
李之豪與雨濟旱都是趙平的至親,當然知道是怎麼回事。
可是現在知縣來到這裏,他們當然不會坐視不管。
李之豪想了想,對著雨濟旱與郭雋說道:“既然知縣已經到了這裏,吾等還是要迎接。”
徐躍安排門房去通知迎接,其實心裏是忐忑不安的。
如果他是來視察倒是正常行為倒也沒有什麼,偏偏這次他是從縣城逃竄到桃源鎮來躲避所謂“兵災”的。
在李之豪的帶領之下,桃源鎮所有典吏都出來迎接徐躍。
看到桃源鎮主要官吏出來迎接,徐躍一顆不安的心終於平靜下來。
不管他怎麼對趙平不順眼,但是這次他確確實實心裏感激趙平。
當然依照他的性格,他經對不會承認的。
畢竟他認為他的出身遠遠比趙平強,仿佛應該享受這些的。
雨濟旱看著一心一意喝茶的徐躍,把李之豪拉到一旁。
他打量隔壁一眼,有些擔心說道:“李主簿,徐知縣來到桃源鎮,打算如何安排?”
“住宿衣食當然沒有問題,雖然他是知縣,但是不可能插手桃源鎮的事情吧。”李之豪當然知道雨濟旱是為了他著想,也說出自己的決定。
聽到李之豪不會放任徐躍來幹涉桃源鎮內政,雨濟旱露出微笑:“如此老夫也放心。”
程亮回到公房,還沒有來得及歇氣,十幾個耆老來到他的公房,提出一個問題。
“請問程縣丞,知縣到哪裏去了,怎麼沒有看見知縣出來?”一個柱著拐杖,頭發花白年過花甲的叫張采臣耆老問道。
程亮還沒有回答,另外一個柱著拐杖叫李殘月的耆老也發話了。
此人頭發幾乎白完了耆老,唾沫星子直濺到程亮的臉上:“請問程縣丞,安民告示也沒有知縣的大印?”
此事看來不能瞞了,必須給這些耆老說清楚。
大宋實行的是皇權不能下縣,縣以下就是這些耆老鄉紳治理。
稅賦的征收、路橋的修建、徭役征發等等,都離不開耆老鄉紳。
耆老鄉紳還對縣級官府具有監督職能,每年禮部及上級官員考評,他們還有征詢這些耆老鄉紳意見。
這些耆老鄉紳,雖然不是官府,卻承擔官府之職責。
所以對於縣級官府而言,如何處理好與耆老鄉紳,也是一個首要的任務。
“各位耆老,請聽小子說一說。”程亮看著這些與自己祖翁差不多大的年紀,行了一個團禮,語氣極為真誠。
剛才第一個發言的耆老張采臣頓了頓拐杖,望著程亮,沉聲問道:“程縣丞,老朽洗耳恭聽。”
“徐知縣確實突然離開了,而且也沒有打一聲招呼,所以小子也不知道徐知縣去了哪裏。”程亮老老實實回答,“但是胡人確實沒有攻打靈泉縣,他們是被保安團安排修建馳道的。”
“保安團為何要安排胡人來修建馳道?”張采臣覺得已經抓住程亮的話語把柄。
“稟告各位耆老,馳道由於各個工段按照自己想法修建,導致馳道無法進行下去,後來為了保證馳道按照金堂縣標準修建,成立了總掌櫃統一管理。這個由賈由之負責。至於為何要請胡人修建馳道,由之他知道。”程亮對著程六郎說道:“把賈由之請過來。”
耆老沒有料到,事情搞得越來越複雜。
他們互相看了看,眼睛滿是疑惑之色。
程亮端出椅子,請他們上坐,還親自給這些耆老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