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陳立都在忙著處理鑄幣和登記家庭的事,灣全程幫忙。
由於還沒有造出紙張和筆墨,他就弄了幾塊木板,用刻刀將一戶戶人家的名字刻了上去,然後掛在大教室的外牆上,供大家觀看。
具體的格式是這樣的:
戶主+配偶+成員+成員+成員+成員+成員+成員
一排過去最多刻8個名字,所以一戶人家最多隻支持8個人口,再多就自己想辦法拆分。
身為村長,陳立以身作則,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第一塊木板的第一行。
戶主陳立,配偶灣。
往後的其他人,暫時也都是一夫一妻,或者一夫一妻帶上孩子。
因為是木板刻字,一旦刻上去就無法修改,所以這件事情也搞得頗為嚴肅。
每次有人登記,都要認真詢問一遍,確定不會後悔再刻上去。
在開始家庭登記的第五,石骨神情憔悴的帶著大大過來前來登記夫妻關係。
阿棍也在同一帶著瘦瘦過來登記。
巨石、血牙、黃虎等人,都先後走上了流程。
到了第10的時候,大多數人都已經完成了登記,孩也跟隨母親認了不知道是不是親生的爹。
老人則大多數無人認領,由新手村村政進行贍養。
後來還剩下一部分條件不大好,或性格比較怪異的剩男剩女。
這些人陳立沒有太過強迫他們,隻是征詢了各自的意思,願意聽從組織分配的,就給包辦分配。
不願意的人,就讓他們自己解決了。
等一夫一妻基礎製度過後,還會有“強者特權”的更多選項,或許可以滿足那些人的需求。
家庭登記的事情,主要還是由灣進行管理和操作的。
陳立大多數時間都在熔爐隊那邊進行初始貨幣的鑄造。
第一枚錢幣意義深遠,必須由他親手操作才能滿意。
陳立先是造了個很的模具,用銅水鑄造了個硬幣大,厚度1毫米左右的方孔銅錢。
隨後用最新製作出來的全手動砂輪機,將其拋光、打磨成規整的圓形。
再用這個稍微完善一點的錢幣做出新的倒模,往倒模的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刻下“我很有錢”四個字。
“我很有錢”模具填入銅水,就是階段的原始銅幣。
不過這還沒完。
陳立又用這個銅幣做了第三版模具,為其添加了外圓邊框、內方邊框,並將厚度削減到大約05毫米左右。……以新手村的條件,隻能做到這麼薄了,再薄的話精確度就很難做到。
這第三版模具生產出來的錢幣,就是真正的“始祖錢幣”了。
“始祖錢幣”製造出來之後,陳立親手將其串在方釺上,用手搖式砂輪機將其拋光打磨規整。
在加工完成的一瞬間,一道悅耳的係統提示音隨之響起。
“叮~你成功鑄造出了第一枚貨幣,獲得100科技點!”
不出意料,係統給了他一份不錯的獎勵。
成型後的“始祖錢幣”是一枚和1元硬幣差不多大,約半毫米厚度的黃銅方孔錢。
拿在手裏重量不大,但也算略有質感,多來十幾個就有點重了。
造出第一枚貨幣,陳立沒有停下,繼續搞正式版的模具。
錢是錢,模具是模具,兩碼事。
把第一枚錢幣的文字麵印在模具上,然後周圍加高至一拳的高度,注入銅水。
銅水凝固了,便是一個頂部呈現為“錢範”。
而後再弄幾塊未凝固的模板,用這個“始祖錢範”在上麵輕輕按壓。
每按一下,就是一個模子,雙行排列,一版就是10個坑。
為了防止按壓力度的誤差,導致錢幣厚度不同,這個過程還不能用手來做,得用金屬架子做提拉下降,下降到卡在高度槽上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