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戰山神使(1 / 2)

遊離和興雲交流片時,山崖之內也沉寂了好一會兒後,終於傳來一陣異動。

“小心,是土石陣!”

興雲提醒一聲,當即掐出一道繁複的指訣。隨後,胸前的泰山石瞬間漲大了了數十倍,比先前那塊砸落在伏龍河中的巨石還大了兩倍有餘。

遊離看著那驟然間蓋滿頭頂天空的巨石,內心“臥槽”不已。

下一刻,山崖的大洞內飛射出無數碎石,密密麻麻地撞擊而來,宛若下了一場橫向的碎石雨。

遊離躲到興雲身後,用心感受著碎石雨撞擊在泰山石上所發出的轟鳴聲,暗暗咋舌。

要知道,聖山縣境內的絕大多數山峰,石質都極為堅硬,那薩烏教的修士卻挖山如挖土,看起來毫不費力。而興雲呢,更絕,僅僅憑借泰山石就輕鬆擋下了對方的攻擊。不僅如此,他不斷變換指訣,居然能透過泰山石對那些碎石進行十分細致的控製,將絕大多數土石吸附在泰山石上,不使其墜落,以免砸傷砸死下麵的己方人員。

遊離見狀,也隨時關注著泰山石下方,自動查漏補缺。

十餘息後,石雨終於止息,原本完整如一體的崖壁仿佛被鑿空了一般,露出了一個巨大的凹坑。坑內土石紛亂,塵土飛揚。

興雲凝目感受了一番,指訣再次一變,那碩大無比的泰山石迅速縮成芥子大小,瞬間消失在原地。

遊離急速運轉傳心術,加大神識的釋放,卻驚訝地發現,那原本還大如小型山嶽的泰山石,竟然從他的神識感應中消失了。

等到一息過後,那粒小如芥子的泰山石再度出現在他的神識中時,卻在堅硬的山體內部橫衝直闖,四處遊走。

又十餘息後,興雲終於收起指訣,那泰山石立即返回其手中,變回原本的拳頭大小。

“老夫剛剛在山崖內無差別攻擊了一番,還是沒能揪出那個搬山族修士。”興雲搖搖頭,略有些失望。

“對方所修的是什麼術法?竟然連前輩都無法探查?”遊離問道。

“芥土術。使用此術,可使人的身形和氣息皆如草芥一樣,隱遁在土石之中,是一種極為高明的土遁之術。”興雲笑道,“大桓的搬山一族極為擅長這類土屬性術法。薩烏教副祭司蕭統的成名絕技——遁地術,便是從芥土術演化而來。”

遊離見那人徹底斂藏起氣息,隱匿在山體之中,一直龜縮不出,找又暫時找不到,幹脆繼續問道:“既然芥土術這麼高明,那蕭統為什麼還費心推演自創遁地術?”

“芥土術可不是誰都能學得來的,非五行親土之人不能修習。”興雲耐心解釋道,“想必你也知道,人類中五行親土的體質是十分罕見的,可謂萬中無一。而搬山一族人數雖少,但每一代人中都會誕生一兩個具備土靈根的天才之輩,是修行界一個不小的謎團。”

興雲再次施法,將泰山石縮小為指甲蓋大小,繼續操控著鑽入山體,搜尋那人的蹤跡。見遊離一臉好奇,心裏泛起一股閑聊的興致,於是繼續說道:

“這搬山一族,其實原是曆史上一個名為‘岫嶂’的小國的皇族。該國位於庫什幹沙漠西邊的群山中,曾是強盛一時的蕭國的藩屬國,但隨著匈奴人的崛起和蕭國的衰落,最終被匈奴人吞並。由於該國皇族血脈的特殊性,匈奴人才沒有趕盡殺絕,而是將其收歸治下,尤其是具備土靈根的孩子,更是直接吸納入薩烏教,賜予優厚的修煉資源和社會地位。”

“原來如此。”遊離聽得津津有味,笑道,“那麼,搬山一族應該就是歸屬於薩烏教六部中的山部了?”

“沒錯。”興雲很幹脆地點頭稱是。他曾經跟隨丹澤帝國大軍南征北戰,也曾與匈奴人交戰於庫什幹沙漠西北地區的天陰山下,其對薩烏教的了解程度,比絕大多數的大隨本土修士要多得多。

於是,他又補充道:“不僅如此,據老夫所知,薩烏教當代的山神使正是出自搬山一族,此人的名字老夫倒是不太清楚。你若有興趣,回頭讓陽生著人去查查看。”

遊離看著他那副好為人師的熱忱模樣,笑道:“不用查,薩烏教山神使的名字我知道,叫山嵬。”

然而,他話音剛落,耳機突然響起一個低沉的嗓音:“沒想到山某在大隨的名聲都這麼響亮了嗎?連一個小小的道徒都知道了?”

遊離聞言,登時覺得感到腦後一陣惡寒。他正要有所應對,身旁的興雲卻已經先動了。

隻見其右手一揮,袖中飛出一道紅光,擊中了遊離身後那隻不知何時出現的山魈。

山魈又名“魈鬼”,性喜晝伏夜出,以神出鬼沒知名。襲擊他的這隻山魈,通體漆黑,身高達丈餘,獨腳,上肢卻極其壯碩。它偷襲不成,反而被興雲的笞鬼符打中,吃痛後慘叫一聲,立即憑空隱遁而去。

興雲一擊得手,豈肯善罷甘休?單手掐訣念咒,那原本隱藏了身形的山魈,卻在山崖的凹坑內現了身,正在不顧一切地拍打胸前燃起的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