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書院來信(1 / 2)

餘淮滿嘴酒氣,眼神迷離。

醉話從口出,入了溫禪的耳中,後者眉頭輕輕皺起,就連在一旁拎著酒壇的春娘也是看了過來。

餘淮在說了這句醉話之後就噗通一下醉睡在石桌之上,鼾聲細細。

起碼元嬰修為的餘淮若是有心,酒氣入體之後就會被元氣逼出,除非餘淮有心想醉,並借著這點酒意說這句話。

隻是……溫禪早就知道北上幽都,肯定是危險重重,餘淮完全沒有必要多此一舉。

“春娘,得麻煩你收拾了。”溫禪看著滿桌狼藉以及睡過去的餘淮,起身朝春娘說著,隨後便是拎著七竅玲瓏心出了府邸,桃生跟在後麵。

“秀才大哥,這小道士來者不善呐。”桃生沒敢喝酒,他見了餘淮就有點怕,就像當年那群攻上青竹山凶神惡煞的道士一樣。

溫禪扭頭看向府邸門口,道:“餘淮既然說了會等你娘親回山,在這之前你就放寬心待著就行。”

……

餘淮在青竹山的日子很是平靜,每日好酒好菜吃著,閑暇了就在山上逛著,有時候興起了還會給山上尚未化形的小妖留下一點小機緣。

用餘淮的話來講,這叫“廣交善緣”。

這日,溫禪正在府邸裏打坐修行,自打兩位阿素入駐竅府之後,新開辟的一道竅府也在這段時間內被溫禪打磨完畢。

諸子百家中,新竅打磨為穩固新境界,稱之為秀才境小成,道家則為金丹境小成……

隻等元氣倒灌,神魂入新竅,再凝結一枚元丹,便算是進入秀才境大成。

兩竅連通,元氣互換自如時,則為秀才境圓滿。

其中,自小成入大成,需要的是元氣修行,注重的是元氣的積累,與修行天資有關,是一個積累的過程;而若想從大成入圓滿,則需要在聖賢書中觀先賢道理,以儒家學識破竅壁,又稱“茅塞頓開”,與道家的“大徹大悟”相似,卻是屬於一個頓悟的過程。

諸子百家中,諸多修士都是被攔在了這一步之外。

有人曾言:“丹不成正果,何以化嬰得長生。”

若是以十年前尚有七竅玲瓏心在身的溫禪來說,小成入大成的積累過程少則半年,多則一年便可再凝元丹;如今的溫禪,若是沒有機緣伴身,所需要的花費的時間必將遠遠一年。

竅府打磨完後,溫禪正準備吸納天地元氣入體,開始這漫長的積累過程,不料凝神香剛剛點燃,門口的障眼法卻是一陣晃動,緊接著桃生便火急火燎的跑了進來,手裏拿著一張描了金邊的雲翳紙,朝溫禪喊道:“秀才大哥!有你的信!”

溫禪有些意外,但看到桃生手中的雲翳紙後就了然了,從桃生手中接過了信。

雲翳紙上浮著一層淺淺的迷霧,迷霧之中僅留了四字“溫禪親啟”,其餘地方都看不清虛實。

“哪裏來的?”溫禪看著信,隨口問道。

桃生指了指頭頂,道:“從天上飛過來的。”

溫禪不置可否的點點頭,手掌在雲翳紙上輕輕劃過,隻見迷霧消泯,露出其中小如米粒的筆墨來,溫禪凝神看去,隻見上麵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