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網.630.,最快更新科技帝國從高分子材料開始最新章節!
五天抵達木星?
跨越近十億公裏距離?
這怎麼可能!
全世界所有觀眾都被震驚了,光速的百分之五,也就是每秒鍾一點五萬公裏!
“吹什麼牛逼呢!?”
北美,華盛頓。
會議室裏,馬斯克一躍而起,臉色鐵青,將拳頭狠狠砸在桌子上,“殖民火星是我畢生的夢想,然而我研究過所有往來火星的交通方案,沒有一個能突破光速百分之一,哪怕華夏人已經掌握了可控聚變技術也不行!”
“從理論上來說,聚變噴射技術的確可以將物體推到接近光速,但要知道,聚變反應堆有能效比,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能量利用率。”謝爾蓋皺眉說道。
這位數學天才一下就說出了問題的關鍵,任何能量裝置,都要在運行過程中產生大量損耗。
感覺高原在吹牛逼,眾人罵罵咧咧,特別是馬斯克同誌,他已經急眼了,因為他一直致力於帶領人類走向星際時代,然而這個偉大的目標隨著高原橫空出世,而漸行漸遠,現在他隻能一邊看著高原的核動力火箭升空,一邊無能狂怒。
……
華夏,塔裏木盆地某處。
高原笑了笑,麵對鏡頭說道:“我雖然看不見你們此刻臉上的表情,但我猜你們現在肯定很震驚,很疑惑,想知道為什麼昆侖雲霄能夠達到如此驚人的速度,北美那邊的同學們甚至有可能已經在罵我吹牛逼不打草稿了。”
“嗬嗬,我這個人是喜歡吹牛逼,隻不過我這輩子所吹的那些牛逼,最後全都實現了。”
轉過身,高原又開始在黑板上寫寫畫畫。
“假設核聚變引擎的噴氣速度仍約等於最終速度,在不考慮能量損失,也不考慮相對論動量增益的前提下,速度公式如下:e=△mc^2=1/2mv^2,△m=1/300mv=0.08165c。”
“這套公式什麼意思呢?”
“很簡單,核聚變噴射引擎的理論最大速度,為光速的百分之八點一六五,這是我們目前的技術極限,而想要超越光速,我們需要三大引擎黑科技,反物質引擎,曲速引擎,或者空間躍遷引擎。”
“由此可見,劉慈欣設想地球流浪計劃的最終速度是光速的百分之五,並不完全是在吹牛逼,理論上隻要地球引擎足夠強,是可以達到這種速度的。”
“地球引擎夠不夠強我們無從知曉,但昆侖雲霄真的很強,無論聚變效率和等離子體噴射效率,都幾乎達到了這項技術的上限,至於能不能真的達到百分之五光速,我在自己的小本本上算了一下,應該是可以的,就算達不到,也不會相差特別大,率領昆侖集團這麼多年,這點自信我還是有的。”
“總之,就請大家拭目以待吧,五天後,昆侖雲霄抵達木星,開啟聚變物質收集作業,到那時我會開啟特別直播。”
“至於我們會不會造假的問題。”
“不可能的,此時此刻,全球所有天文台都在死死盯著我們的昆侖雲霄號,假設有任何數據上的錯誤,他們肯定第一時間跳出來噴我,畢竟寬以律己嚴以律人,簡稱雙標,是昂撒集團一貫的傳統。”
直播最後階段,高原依然不忘調侃一下自己的老對手。
隻是他下播如此之快,令觀眾們感到意外,大量彈幕蜂擁而至,希望高原再講一講,哪怕講多數人聽不懂的技術也好啊,華夏正式進入深空,這可是創造曆史的大事件。
然而高原卻笑著衝鏡頭揮了揮手說道:“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裏,關於昆侖雲霄號的最新動態,請關注華夏最大的學術網站,昆侖問道,國內各大天文台,都會對昆侖雲霄號的路線行蹤,做實時報道。”
“好了,以上就是本次直播的全部內容,我是高原,我們五天後再見。”
……
二十四小時後。
盡管眾所周知,歐洲航天局的總部設在法國巴黎,但在事實上,巴黎總部主要是一些行政官員為主,並不參與具體技術工作。
而設在荷蘭諾德韋克的歐洲航天研究和技術中心,設在德國達姆施塔特的歐洲航天空間操作中心,設在意大利弗拉斯卡蒂的歐洲航天研究所,設在德國科隆的歐洲宇航員中心,再加上設在西班牙馬德裏的歐洲空間天文中心,這五大中心,才是整個歐洲最強的航天技術力量所在。
此時的歐洲大陸風起雲湧,從溫暖的伊比利亞半島,到寒冷的北歐荒原,整個歐洲所有的射電望遠鏡,光學望遠鏡,太空望遠鏡,全都在追逐著遙遠深空中一個並不起眼的光點。
這光點就是昆侖雲霄號核聚變火箭,過去二十四個小時,這枚有著強大動力的神奇火箭,一直在不斷加速,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快,一直到所有科學家都不敢相信的程度。
起初,歐洲航天局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噪音,航天專家們在激烈討論,高原有沒有吹牛逼的問題,聚變噴射的動力問題,以及歐洲和華夏差距到底有多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