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康三功曉之以理,康素貞動之以情.(1 / 2)

康素貞幼兒師範學校畢業以後,和他的同桌玲玲一塊兒到了鋁業公司的幼兒園。盡管她和康家的人斷絕了關係,但那種“砸碎骨頭連著筋”的親情依然存在著,她的三叔和三嬸兒仍然對她不去省實驗幼兒園的決定萬分地惋惜。

憑當時的社會條件,康素貞去省實驗幼兒園上班是沒有任何障礙的。以前三叔和三嬸兒從沒有關於這個侄女的一點點的煩心事,但近幾年來,關於康素貞的一些事情時常擾得他倆心煩意亂。

不管吧,那是康家的骨血,別人的事情都管了,並且管起來都是那樣的輕鬆,那樣的得心應手,就這個關乎著康家聲譽和臉麵的閨女的事,咋會這樣複雜難纏呢?

他倆明顯地感覺到了這個閨女不同於別人家的閨女,他要麼是走火入魔不正常了;要麼是自己太有個性了,看上去那樣靦腆的一個小閨女兒,咋就那樣的任性呢?是大哥的錯還是貞貞的錯?

康三功在心裏不斷地揣摩著這些問題,揣摩來揣摩去,越揣摩心裏越是亂做一團。

最後的結論是:誰也有錯,誰也沒有錯。

老家的這件事情管不管呢?不管,就失去了一種責任,就對不起那一個時時刻刻關心著他的大哥大嫂子,就對不起長眠在地下的父母,甚至對不起康家的列祖列宗們。

要管,咋管呢?

向著貞貞?與人與己都明顯的不合適。與蘇家結這門親戚,明顯的是門不當戶不對,這是中國幾千年婚姻和家庭的大忌。

向著家人吧?康三功真的有點不忍心,活蹦亂跳的一個閨女,難道做出的決定都沒有一點點的道理?她畢竟都是成年人了,難道說她是憨子?通過近幾年和貞貞的接觸,康三功認為,他的這個侄女觀察事物和認識事物的角度和能力是絕對有獨特性的,捕捉到的信息含金量是絕對誘人的。

大哥和家裏的人難道連這一點都沒有意識到?

康三功也認為,閨女尋婆子家圖個什麼家庭?隻圖一個人有骨氣,咱康家幾十口人在過去還不是窮的“叮當”響?不就是因為我們兄弟幾個有誌氣,不打瓜,走正道,說翻身就翻身了嗎?

那蘇家的孩子很明顯也是有這種性格的,若是在拆散貞貞和蘇家孩子的婚姻上助一臂之力,貞貞就是尋個再好的婆子家,居家過日子還會沒有磕磕絆絆的?在這種背景下建立的家庭是最容易出現偶發事件了,若是貞貞有個三長兩短,那下輩子的心算是不得安寧了。

想到這裏,康三功總是埋怨康大功:大哥呀,你是怪中,但你咋會不知道“一人不嫌擇就是好人才”的道理呢?在特定的人和事中,“臭蟲也是重眼皮”的呀!咱家在過去真是太窮了,窮的你“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再說了,世上的人誰不是從年輕過來的,年輕時候對異性的追求,那是會如癡如醉的,甚至是以命相許的。據自己了解,貞貞對這件事情的執著,已經有好幾回發展到了自殘的地步了,一段時間以來,他了解這方麵的事情要比老家的人了解的多,了解的全麵。

想到這裏,康三功不由地害怕起來,若是貞貞真的因為蘇家的那個孩子付出了鮮活的生命,到那個時候,康家丟盡了臉麵不說,誰的心裏都會留下一個深深的傷痕,這個傷痕對人的刺激會一直到老死。真的到了那個時候,後悔都來不及了,那該是一個多麼難堪,多麼殘酷的悲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