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該報不報,時辰不到.(1 / 2)

唐局長看我不說話,又說:“小李,要把心思用到工作上,那天在省裏開會領導給我說過,你很有長處,你又很年輕-------”。

這時,我忽然想起了康素貞的話,我來到教育局工作,真的是玲玲給她管教育的親戚打了招呼的。

我看唐局長對我沒有排斥的心理,我就把事情的背景,按照我的理解給他說了一遍,最後我說:“唐局長,我並沒有任何的非分企圖和希望,我也是站在咱縣教育的最高度給咱縣教育上物色品質和能力最優秀教師的------”。

唐局長聽後,非常欣賞地看著我說:“小李呀,你說的事都可以寫成一部《康素貞和蘇老二》的了呀”,他笑了一下又說:“你做的對,對公對私都應該,我就喜歡你這種直脾氣的人,不要說你罵她了,你就是弄她兩‘耳巴子’我也不會處分你,下周人事都該調整了,你就先當個副科長吧-------”。

後來我常想,那“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也有這個意思。

·······

我回家見到蘇老二和康素貞的時候,給他倆說起了這件事,蘇老二說:這種‘井底之蛙’一直都在裝腔作勢,他們從骨子裏是看不起我的,我從骨子裏也看不起他們,究竟是誰應該看不起誰?這很難說-------”,停了一下他又說:“他們這些人,有的時候會把全中國960萬平方公裏當做他們的‘蘇家屯’,他們想做什麼隨時都可以做什麼······”。

蘇老二停了好長時間,又說:“我總覺得中國真的好,但不是法製社會真的不好。什麼事情都沒有一個標準,一個農村的隊長都會扒掉老百姓的戶口,使你一眨眼的功夫成為‘黑人’,都可以用繩子任意的綁人,像分宅基地、上大學、招工、招幹等,就憑某一個人臨時說了算。皇帝都不再世襲了,可幹部,工人,老師······,他們都還在吃著“社會糧”,一代人是“社會糧”,代代人都是“社會糧”。你看見沒有?在咱蘇家屯,那些輕活兒,體麵的活兒,掙工分多的活兒也是世襲的,這真的是我們這一種人永世不得翻身的原因了。其實這樣做,短時間可以,時間長了國家都前進不了了”。

我從來沒有從這樣的高度想過這樣的問題,蘇老二的話頓時吸引了我。他說的這些現象,無外乎就是長達2315年的封建社會的殘餘,對現代社會前進的影響和製約。

原來,我聽老年人說過,很早的時候,有一個窮人要在一塊田地裏“解手”,這時,一個富人過來,說:“這是我的地,不叫”。

那窮人掂起褲子不服氣地朝另一塊兒地跑·······。一塊兒地是這富人的,十塊兒還是這富人的······,直到把這個窮人蹩死了,也沒跑出那富人的地塊兒。

我時常想,這就是封建社會的特點,一種與土地占有權和人身依附關係為基礎的低級社會形式。幾千年來封建社會的因素根深蒂固,封建主義的存在,致使國人的開拓創造思想受到嚴重的束縛,社會生產力低下,我們的民族受盡了帝國主義的侮辱和欺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