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蘇老二才看清楚,摔在地上的不是他的“學生”,而是他的康素貞。
他連忙從那房頂上下來,伸手去拉地上躺著的康素貞。康素貞說:“不要動我,起不來”,說著,她用勁兒挪動了一下身子,她的心裏清楚,蘇老二滿腦子他的學生,康素貞一點都不怪罪他,他知道蘇老二不一定哪一天就是會做出這樣荒唐的事情來。
蘇老二信球一樣蹲在康素貞的麵前。
待了一會兒,康素貞又說:“我覺得不會有多大的事,我下來正好壓在這半袋的麥子上”。
蘇老二這個時候才看見那半袋麥子就是在康素貞的身子下麵,若是那袋麥子和康素貞換個位置,那樣的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蘇老二將康素貞扶到一邊的石頭上坐下,他一口氣將麥子都運到了房頂。
·······
蘇老二在小黃鄉中心小學當了三年的教導主任,也許那個時代的特點就是為蘇老二而設計的,那時全國上下的學校都把選拔尖子學生當作重中之重,提倡“寶塔”式選拔人才的理念,一切唯升學考試論。
當教導主任的第一年,小黃中心小學升入鄉重點中學的學生完成了任務數的百分之二百零三;第二年完成了總任務數的百分之一百九十二;第三年一下子完成了任務數的百分之二百一十。
教育辦公室主任連續四年在研究全鄉縣模範人選的會議上,開頭一句話就是:“先給蘇老二定一個吧,若不這樣,下麵的人選都不好定了”。
到了第四年暑假開學的時候,蘇老二被鄉政府任命為小黃鎮中心小學的校長。
聽到這個消息,我的心裏便是陣陣的安慰,在一次和唐局長去小黃鄉督導工作的路上,我把這一個事情給他說了說,唐局長聽後,沉思了一下對我說:“一個單位真正幹事的人就那麼幾個人,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骨幹’分子,我們當領導弄啥嘞?把你提成人事科長弄啥嘞?就是讓你全力的支持這樣的基層‘骨幹’分子幹好他們的工作,撐起全縣教育的大廈,說的謙虛一點,我們就是要為這樣的人做好服務,要知道,隻有這樣的人才是推動我們全縣教育前進的真正動力······”。
聽了唐局長的這一席話,我的心裏好一陣子的激情澎湃。
局長下鄉督導工作,一般情況下,中午用餐是鄉裏的書記陪同的。席間,他們要交流解決一些重要的,敏感的問題,牽扯到的某個人會單獨的通知這個人到場。另一方麵,這種場合陪同的人,往往都有深刻的現實影響。
那天,去飯店午餐的路上,我對唐局長說:“我有一個想法,說出來也不知道合適不合適”。
“你說”。
“我總認為蘇老二在鎮上任校長的底氣不足,缺少很多必要的條件,我想讓他中午做個陪······”。
我的話還沒有說完,唐局長就說:“那你把他叫過來吧,正好他們的書記在場······”。
蘇老二連做夢都沒有夢見過去小黃鎮當中心小學校長的情景,完全是組織考察的結果。
他始終認為,老師們幹活都是給自己幹的,隻有老師們團結一致,工作有了積極性,學校的教學工作才能走出一條持續發展的道路,才能對得起小黃鎮上5000多口平民百姓。為了當好這一個校長,無論他怎樣的疲倦,晚上躺到床上他總是用手指在肚子上量來量去,把一天對每個老師的每一件事用一個尺度做一個遠近丈量,與誰遠了,或者是與誰近了,第二天再做一個找補;他的枕畔總是放著一個筆記本,無論什麼時候想到了學校裏的任何一個問題,他就拉開電燈把它記在本子上,第二天一定要對照這個小本子逐一解決。
在工作和生活上,蘇老二嚴格要求自己,他很清晰,很堅強地要求自己當一個好人,當一個真正的好人,他的好人的概念不是純粹的善良和迎合,還有肩頭上那沉甸甸的擔當和責任,平時對那種“好吃手賴活頭”的人從不客氣,為此他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他自己也清楚這便是在他的身上沒有“牛筋”那種柔韌性的缺陷,他不後悔,也不感到吃虧,他始終認為自己是在“替天行道”,這是在杜絕“誤人子弟”,沒有拋頭顱,灑熱血也算是對得起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