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心中一尊神 2 .(1 / 2)

“貞貞,我想事情應該是這樣的,一個人老了,在吃、穿、用的方麵都自然地降低了很多的要求,要想讓她長壽就必須滿足她心理上的需求,就得讓老人的心情常常處在一種輕鬆和愉悅的狀態。老人們一輩子心情的輕鬆和愉悅都是建立在孩子們的心情輕鬆和愉悅基礎上的,而孩子們心情輕鬆和愉悅的象征,就是臉麵上的‘表情’”,蘇老二停頓了一下又說:“貞貞,你不要慌,等我把這話說完,你發現沒有?咱倆每天到小灶火的時候咱娘總是先瞅咱倆臉上的表情,若咱倆的臉麵‘好看了’,她就會高興,若咱倆的臉麵‘不好看’了,她就會立刻的不高興。貞貞,咱倆若是每天去見娘的時候把咱倆的臉麵偽裝的‘好看’一些,娘的心情是會永遠的處在那種輕鬆和愉悅狀態裏的。久而久之,她的‘心’常常地浸潤在那種輕鬆和愉悅的‘營養液’裏,她就一定會長壽”。

康素貞站在蘇老二的上方,她傾心的聽著他這一套“養娘經”,她把蘇老二所說的每一個字都記在了心裏。

康素貞說:“你說的這些話都是有道理的,我做的一定會比你做得好,你這個人不中,動不動就發脾氣,就黑喪臉,往往把你的一切不愉快都帶給家裏的每一個人”。

蘇老二點頭稱是。

“貞貞,這樣吧,咱倆都努力做,盡量叫娘長壽一些。我能想到這一點,但我做起來肯定沒有你做的好,你記著,回到家你用什麼東西在咱娘小屋的門上做一個明顯的記號,讓我每次進屋的時候都能看得見,那樣我便會調整好自己的臉色的”。

那天回家以後,康素貞就在娘的小屋門框上拴了一個銅鈴鐺,用來提醒蘇老二的注意。

蘇老二抬頭再看康素貞,見她已經又上了幾個台階,她坐在一塊大石頭上歇息,好像是在等他的到來。

高高山上一尊神,

其實是神也是人。

我當神她就是神,

我當人她也是人。

到“妙姨山”山上的“祖母大殿”裏,蘇老二和康素貞拿出香和打火機,還有一包作“供食”用的快食麵。兩個人走進大殿點著香插進香爐裏,蘇老二虔誠的在“老祖母”的神像前,雙手相扣成一太極圖,行了禮,兩個人同時跪在“老母”的腳下。

康素貞對“老祖母”說:“老祖母,我康素貞給您作揖磕頭了,我們都滿足眼前的日子了,求您繼續保佑俺娘心情好,身體好;還有俺小黃小學的大人孩子都好,年年都考第一名,孩子們都好好的不出事兒,我年年都來給你老人家燒香磕頭·····”。

當時,蘇老二的眼睛立刻又潮濕了。

年終全鄉校長集中述職的時候,蘇老二的述職材料裏有這樣的一段話:“我們小黃小學去年一年取得的成績,是全體教師努力的結果,是政府和鄉教辦正確領導的結果,還有一點也是事實,在經營整個小黃小學的過程中,我是全家都在操著這個單位的心,尤其是不在我們係統內的我的康素貞·····”。

蘇老二說完這句話的時候,台下是一片的寂靜,他知道這段話是那天整個述職報告中的“萬花叢中一點綠”,是有新意的,同時也是台下的人對康素貞為人的一種充分的肯定,盡管她不當老師了,但係統裏的人都知道她這個人。

滾圓頑石鋪天梯,

奈何娘子敬畏意?

懷揣滾燙一柱香,

祖母殿內跪天地。

雙手齊眉未曾言,

淚飛頓作傾盆雨。

感恩地上山河秀,

感恩天上日月麗。

感恩草木報春曉,

感恩米粒充腸饑。

感恩花明又一村,

感恩柳暗總有序。

······

蘇老二心裏清楚,他待見的女人康素貞在“妙姨山”山上的“祖母大殿”裏燒香磕頭,除了和眾人一樣是祈求“神靈”保佑全家人平安健康,萬事如意之外,這個小不見經傳的弱女子,還有更深的一層意思,她是在內心的深處祈求“神靈”保佑,這個泱泱大國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積極向上,繁榮富強。

娘子常爬妙姨山,

雙膝跪地披肝膽。

相夫教子人生路,

人到神前許心願:

一願太平盛世長,

二願老人體康健,

三願姊妹知感恩,

四願兒女知節儉,

五願身邊朋友好,

六願單位常平安,

七願祖國永昌盛,

八願……

八願為何不出口?

眼見娘子淚漣漣,

我知娘子願什麼:

善良人兒福壽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