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老二心裏一下子驚呆了,他相信康素貞說的這些話,一段時間以來,當他夜間突然睜開眼睛的時候,不止一次地看見康素貞懸在他鼻孔上的那個食指。
沉默了好久,蘇老二對她說:“貞貞,不用說了,我那毛病都叫你說大了,這幾天我一定抽個空去市裏的醫院看看,若是需要用藥咱就再用一段。有你,我不怕它會發展到那裏去。關於當不當校長的事,不是你和我說了就算數的,走,咱倆到後操場轉轉吧,真的睡不著覺”。
兩個人來到後操場,康素貞似乎還在那種激情中沒有解脫出來,看見隔壁鄉政府三樓上領導的辦公室燈光還亮著,兩個人的腳步盡量輕了又輕。
兩人沿跑道走了兩圈,蘇老二覺得康素貞的心態恢複到了平靜,就問她:“你都聽說啥了”?
康素貞不假思索地回答:“街上都傳遍了,說是他要來當校長的,咱早已都被人家決定免去了,我認為咱真的不能再當這校長了。你看看,原村支部也換屆了,咱與村裏的人都不太熟悉,我操心不說,你都沒有看出來,他想當校長連街上的二流子都用上了,那天打著他的名義來說‘借讀費’的四個人就是例子,明麵上的事咱不怕,暗裏的事你防都防不住,他都承當他當住校長以後把學校裏的商店給了那個人了,你再好好地想一想·······”。
蘇老二聽到這裏,心裏又一次震驚了,他沒有想到康素貞心裏這麼多的有價值的信息,並且分析的如此到位。他知道臣經常請街上的幾個“惹不起”在一塊兒喝酒,他們中間一定是有相互承諾的。關於學校小商店的事,蘇老二清楚那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不但學校裏那一個老師早都有意承包,就連隔壁鎮政府的幹部也找過他多次,要把這個小商店承包給關係人。但他無論如何都沒答應,因為學生食品衛生安全的壓力非常大,小商店存在的目的隻有兩個,一個是作為學校的一個經濟補充的來源;另一個是為了滿足當代孩子們的實際需求。
為了避嫌,他從沒有粘過商店裏的一絲事情,由總務主任負責,集體管理經營著,若是經他的手把它辦成純盈利的形式,他沒有那樣的魄力,也沒有那樣的必要。那樣做,關乎著安全、衛生等事宜的事情將無從談起,他立刻便會威風掃地,成為眾矢之的。
康素貞的話題始終都在規勸蘇老二放棄這個校長的職務,當一個平平常常的人最好。
康素貞畢竟是康素貞,蘇老二畢竟是蘇老二!在家庭生活中他們兩個人相互體貼,相互補充完善,但階級的烙印又是他倆在一切原則的問題上大徑相庭,格格不入。
蘇老二一邊聽著康素貞的規勸,一邊隨口答應著,另一方麵,他內心更加堅定了這個校長他一定要幹下去的堅強決心。因為前些時候,蘇老二還在與張書記的接觸中推薦臣當中學校長的有關事宜,沒有想到,他背後就這樣了。
蘇老二認為,盡管眼前風雲變幻,腹背受敵,但他此時還不至於山窮水盡,還有很多幹下去的條件,他要幹下去,一直幹到有利的條件完全消失了為止,他堅信隻要有正能量,沒有條件可以在工作中創造條件,他相信書裏麵的那些不朽的語言:
“麵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往往有這種情況,有利的情況和主動的恢複,產生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