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濤海浪,瑟瑟海風。
劉建站在灘頭,看著海岸邊自家的船廠裏忙碌的船工。
心中思索著。
如今已是正統元年,按後世公元紀年也就是1436年。
如今劉建來到明朝已經經曆十六個寒暑。
在後世,劉建屬於供職於船廠的高級船舶設計師。
主營各種船型設計工作。
但是一次意外,掉入海中。
醒來後,劉建便發現自己成為了呱呱墜地的嬰兒。
應是重新投胎轉世了吧。
一開始劉建如此想到。
但是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
劉建發現,自己已來到了明朝。
這讓劉建大為驚奇。
這讓我一個後世來的,可怎麼活下來啊。
雖然劉建時常暗暗感歎命運不公。
但是劉建的出身也不算差。
雖然不是書香門第,不是士紳豪族。
但是也是浙江杭州府的豪商巨賈。
腰纏萬貫那是肯定的。
從高祖劉萬開始,到曾祖劉淌,在到祖父劉理,父親劉信。
經四代經營。
如今劉家商行在浙江已是數一數二的商業大家。
哪怕是南直隸,江西,福建,甚至湖廣等地。
也有劉家分行和產業。
糧食,食鹽,酒樓,布匹,生絲,瓷器等商業,劉家都有涉獵。
不僅如此。
劉家在浙江,福建,南直隸蘇州,常州,揚州等地還購置有田產。
各種田產足有數萬頃,佃戶三十多萬。
各地經營產業的夥計,掌櫃,甚至匠戶,長工等數以萬計。
當當正正的家大業大。
不過雖然如此。
但是如今掌握劉家大權的劉信確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雖然劉家如今發達。
實際上真正在生活中,確依然讓劉信開心不起來。
最大的願望便是身為商人的身份。
正是因為是商人。
所以劉家本就不被各地那些書香門第,士紳豪族所接納。
在他們看來,劉家地位卑賤,一身銅臭。
不屑為伍。
就如劉信娶妻之時,一開始劉理也想找一個一般的士紳,秀才之家。
然而這些家族確根本不把劉家放眼裏。
劉理無奈,隻得為劉信找了一個同樣是商人的家庭。
崔家的崔先程的幼女崔穎。
這也是劉建的生母。
崔家雖然不比劉家巨商豪賈。
但是經崔家三代經營,如今也算是小有成就。
和劉家也算勉強門當戶對。
不過無論是劉家還是崔家。
被士紳接納,被那些書香門第看得起。
步入圈子。
才是劉家和崔家這類商業世家最大的追求。
隻不過也是因為商人出生。
所以無論是劉家的子弟還是崔家的子弟都不能參加科舉。
甚至不能讀書識字。
至少三代以內如此。
如此讀書識字,參加科舉,帶領兩家步入士族圈子的重任,就落在了劉家第四代嫡長子劉建的肩膀上。
劉建倍感壓力山大。
如今已是正統元年。
按理說今年是有一場科舉的。
隻不過如今劉建才十六歲,要到明年才能參加童子試。
之後隔一年在參加童試成為秀才。
到正統三年參加鄉試獲得舉人。
如此才有資格參加正統四年己未科的科舉。
最早也得四年後去了。
不過對於參不參加科舉。
劉建也有不同的看法。
正因為劉建來自後世。
對於之後幾百年的曆史發展,了然於心。
如今雖然大明還當強大。
但是這已是最後的餘暉了。
正統十四年,土木堡之變。
就是這剛剛登基的朱祁鎮成為了俘虜。
雖然最後大明平安度過危機。
不過從這之後,大明便開始走上了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