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未可知也。
故而與其在中原死拚,最終斷送大明,還不如學那蒙元,依照劉建的地圖,前往西部重新立國。
未來如何,猶未可知也。
這也是張輔心中真正的想法。
用盡自己的影響,存續大明,為大明保留一個希望。
十月五日。
渤海海麵上。
劉建在兩萬噸級的大華號遊輪上,與張邵會麵。
張邵向劉建說出了張輔的請求,並交出了張輔給劉建的親筆信。
張輔希望劉建能夠放過大明,並資助大明西征。
同時張輔也向劉建保證,大明隻為自己存續,能有一地,留存宗廟,並不會與華漢國爭鋒相對,未來也會以華漢國為首,奉華漢國為正朔。
大明隻求西方立國,將華夏文明遠播西方。
看著張輔身形並茂,言辭感人的親筆信,劉建不忍想起了與英國公張輔之間的種種往事。
雖然僅僅是一麵之緣,但劉建心中也對張輔產生了別樣的情懷。
這是一個為了大明操碎了心,哪怕身死也要為大明謀劃的忠臣啊,國士也不過如此吧。
而且書信之中,張輔也說了就算劉建最終不會同意,張輔也不會怪罪,這都是命運安排,沒人可強求。
但是張輔還是希望劉建能夠看在自己的麵上,能夠放行。
一封書信,劉建暢讀了十多遍。
一次比一次心疼,心塞。
但劉建也並未就此答複那張邵,反正張邵還得去拜見張婉清,劉建便命人請張邵退下好生招待,並安排倉房居住。
自己則找來眾臣,將張輔的書信交給了眾人查看。
一眾人也被張輔書信所感。
隻是眾人還是覺得留下大明,始終是個隱患。
而且大明西征多則百萬,少則二三十萬。
拖家帶口,老弱婦孺皆有。
一路西行到達泰西,沒有數千裏,也有數萬裏,條件又極其惡劣,還要跨越高山,戈壁,大漠,沙漠,所需耗費甚巨,如商輅估算,最少也得耗費上億元永興幣。
雖然如今華漢國並不缺錢,每年各項收入最少也有十億元。
而且隨著西昆侖,東大陸的白銀,黃金持續大量開發,開采,流入,華漢國內商貿,貿易和國內各種建設,基礎設施發展,還有對外貿易發展。
未來年入上百億,千億都不是問題。
但是隨著收入增加,工業化深入,各地商貿發展,各種設施發展,大量貨物流入各地,這貨幣貶值,通貨膨脹自是沒法避免的。
如今一隻五斤的肉雞,三年前隻需要三五元,如今就已漲到十元一隻。
又如以前一斤米隻賣三文,如今一斤米已漲到八文甚至三錢,上漲近十倍。
而米麵糧油,雞鴨魚肉在華漢國是有官方由統一的國營商行統一收購,販賣的。
這些政府性質的商行,自不會以賺錢為目的。
由此可見如今華漢國內部的各種物價,已相比於初期漲了許多。
由此可見一斑。
當然物價雖然漲了,但工資也漲了。
如各地工匠,工人,傭工,勞工以前一天可得一元,如今一天可得十元,二十元,甚至三十元。
一般的官吏,基層官員,如今一月最少也能拿到五百到八百月錢。
如劉建這樣的,其實劉建也有工資可拿,劉建的工資一月是八千元,比之最早一月八十,八百的時候可謂漲幅十倍,百倍。
故而雖然收入是增加了,但是物價也在漲。
這也是很正常的規律而已。
隻是如今華漢國各種發展都需要錢。
確要拿出上億去資助大明西征,眾人心中根本沒有任何人願意。
何況留下大明也沒有好處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