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屬於正統不是,華漢國隻能繼承,發揚大明,不可能否定吧。
故而祭拜一番大明開國君主。
自然尤為重要。
當然,如今與大明的爭奪已到最後地步。
最後的攻勢和戰役已經打響。
要是順利。
最多一年,大明就會徹底滅亡。
當然到了這一步,朱祁鎮還是可以選擇投降。
隻是如此也不能意味著大明得以存續。
投降,又被劉建冊封。
到頭來,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大明了。
可是騎兵師突入甘肅,河套。
其餘各部開始分次發起最後的進攻。
不投降,就隻能抵抗到底。
可華漢國如今不僅是燧發槍加火炮。
而是速射炮,重機槍,栓動步槍和迫擊炮組成的新式軍隊。
鋼鐵巨輪和蒸汽機車也早已投入使用。
當然還有自行車和三輪車。
特別是自行車和三輪車,如今不僅可以在水泥路上疾馳,在土路上也能行駛。
多重加持下。
劉建幾乎已經可以做到不再使用馱馬,馬車進行各種運輸。
鋼鐵船配合三輪車,就足可保證各地軍糧,後勤運輸了。
未來等中原穩定,修建地跨全國的鐵路,公路網絡。
連接各地。
整個天下必將迎來新的時代。
而這時,朱祁鎮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威風。
龜縮在關中之地,進退不得。
無論是拚死一搏,還是即可自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建議朱祁鎮早下決斷。
特別是西行者,占據了絕對上風。
畢竟大明存續,那是必須要守護的。
無論是戰死,還是投降。
別說朱祁鎮,眾人也是不能接受的。
然而西行物資短缺,又是拖家帶口,扶老攜幼,還是最少三四十萬人。
加上騎兵師如今開始出入甘肅,河套等地。
這使得西行,變成了一場毫無希望,絕望深重的冒險。
而且老幼婦孺隨行,一天別說幾十上百裏,能走個幾十裏,十幾裏,甚至幾裏就已經很不錯了。
要是華漢國想追,根本毫不費力。
故而朱祁鎮已不知該如何是好。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
加上眾人持續勸諫。
朱祁鎮最終還是走上了西行的道路。
正統十六年一月十八日。
朱祁鎮帶著五十二萬人,扶老攜幼,前扶後擁,出了西安,向西而去。
雖然西安內的陝西巡撫衙門,各府衙,縣衙,州衙官員,官吏紛紛前來挽留。
到朱祁鎮去意已決。
而這時,經過安平十一年新年短暫的休整,停戰。
大明與華漢國各條戰線,再次爆發。
雲貴,四川,直北隸,山西,河南等地到處都發生戰事。
而朱祁鎮離去,也代表了朱祁鎮已經正式放棄了中原一地。
故而各地更加無心戀戰。
紛紛投降。
至於朱祁鎮西行的隊伍,一路走了月餘,也才剛剛到達甘肅武威而已。
朱祁鎮本想命眾人休息一番。
然而朱祁鎮還未反應過來。
遠處便揚起遮天蔽日的揚塵。
是華漢國騎兵師加上扈從軍中的蒙古各部騎兵十萬眾突襲而來。
朱祁鎮等人大驚,立刻命車隊在外組成車陣,各軍在內列陣抵抗。
老弱婦孺則保護在了軍陣正中央。
隻是華漢國各部騎兵確並不進攻明軍方陣。
各蒙古騎兵隻是在外奔馳,並未發起攻擊。
隻有華漢國騎兵師一路疾馳而過,用震天雷轟擊明軍軍陣,再由後方各軍一起衝陣。
持續的轟擊加上持續的衝陣。
很快明軍隊伍,軍陣便被衝散為數段。
明軍陷入了內亂之中。
王振,陳懋,蔣貴,於謙,高穀,王驥,趙輔,郭登等明軍勳貴,大臣,將領盡皆死於亂軍之中。
而朱祁鎮,太後孫媛,會昌侯孫繼宗,定國公徐顯宗,成國公朱儀等人最終也被俘虜於亂軍之中。
至此,曾經強大如斯的大明王朝,亡於河西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