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幾個才是唯恐天下不亂的宵小之輩!在朝堂之中,如婦人一般長舌,嘴臉醜陋可鄙!”
顧海言辭犀利,當麵怒罵,毫不客氣。
幾個禦史麵色俱是一變。
領先上奏折的王禦史,一臉慍怒和被羞辱的憤慨:“顧侍郎,我等俱是肺腑之言,一心為皇上和娘娘著想。你這般出言羞辱我等,實在是欺人太甚!”
顧海冷笑一聲:“你們口口聲聲為皇上和皇後娘娘著想,言行舉止卻截然相反。今日是百官大朝會,你們故意將皇後娘娘生母之事又翻騰出來,居心為何,大家眼睛都亮堂的很,絕不會錯辨。”
“沈公子區區一個十幾歲的少年郎,有心開善堂,為窮苦百姓免費看診贈藥。這等義舉,足以說明沈公子雖出身不正,心地卻十分良善。這樣的行徑,皇上應該大力褒獎才是。”
“你們一張口便要關閉善堂,隻想著攻擊沈公子,卻不顧及窮苦百姓死活。爾等根本不配為官,不配為禦史!和你們同站一起,是我等之恥辱!”
禦史們被罵得麵色忽紅忽白,十分精彩。
羅尚書也隨之出列,不疾不徐地拱手啟奏:“皇上,臣以為顧侍郎言之有理。不論出身,沈公子此等義舉,應予褒獎!”
工部李尚書也跟著出列,話中之意截然相反:“臣覺得幾位禦史所言也不無道理。皇後娘娘鳳儀天下,清名不容有損。沈公子不宜拋頭露麵。這善堂繼續開下去無妨,換個人主持打理即可,這樣便能兩全其美。”
……
一石激起千層浪。
禦史們的一封奏折,開啟了景佑三年的第一次百官朝堂對決。
站出來支持幾位禦史的,不在少數。其中不乏閣臣和尚書等重臣。
怒斥禦史的,以顧海為首。聲援顧海的官員,也絕不在少數。
其實,百官打嘴仗和婦人吵架也沒什麼兩樣。端看誰氣勢更盛口舌更犀利哪一方人更多。凡事本就有兩麵,誰能說得清誰對誰錯?
到後來,就連魏王世子韓王世子也被拖下了水,無法置身事外。
蕭詡早已收斂笑意,神色冷凝。
就在群臣慷慨激昂爭辯是否該關了善堂之際,蕭詡目光一掃,冷然張口:“都給朕住口!”
聲音中蘊含著怒意。
眾臣頓時齊齊閉口。
“沈謹言開善堂一事,早已得朕首肯。”天子聲音含怒:“一來救助窮苦百姓,二則彰顯皇後仁厚。爾等有意扭曲事實,重提陳年往事,往皇後身上潑髒水。朕絕不姑息輕饒!”
“來人,將王禦史等人都給朕轟出金鑾殿,各打二十廷杖!以儆效尤!”
https://www.biqiuge8.com/book/15903/364664742.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wap.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