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海此言一出,眾臣皆驚。
細細一想,又覺得顧海的猜測極有道理。
吐蕃和突厥俱是遊牧民族,擅長騎術和遊戰,卻不擅長攻城守城。
往年突厥來犯,多是來去如風,敗了立刻遁走。便是勝了,也隻燒殺搶掠一番就回關外。像這般大舉來犯以攻城為重,前所未有。現在這般擺出長期纏鬥的架勢,分明是有熟悉邊軍作戰模式優劣的人在背後指點。
這個人,非齊王世子莫屬!
崔閣老沉聲附議:“顧尚書所言極有道理。臣也以為,齊王世子一定藏身在敵軍內。為敵軍出謀劃策,攻打邊城。現在擺出這副長期耗戰的架勢,更是居心叵測,不得不防!”
坐在龍椅上的天子,神色有些晦暗:“傳朕旨意到邊關,從即日起,注意敵軍動態,全力搜索齊王世子的下落。若有機會,格殺勿論!”
……
大朝會散了之後,天子又召集重臣至福寧殿,商議重要國事和邊軍戰事以及種種應對之策。
一轉眼,便是半日時間。
大秦地域廣袤,百姓眾多。州郡有五十餘個,要麼這個州受了旱災求開倉放糧,要麼那個州出了貪墨大案,總之,國事永遠處理不完。
即便有內閣五位閣老預先處置了大半,到天子麵前的奏折也依然摞得半人高。
蕭詡自登基之後,便十分勤勉。當日的奏折堅持當日批閱處理完畢,除非有極特殊的情形,否則,絕不會拖延。
也因此,蕭詡時常忙碌到半夜。
不過,近來蕭詡到了晚飯時辰便休息。
今日也未例外。
處理最要緊的國事之後,剩餘的一摞奏折,蕭詡很自然地吩咐崔閣老:“今日煩請崔閣老留下,將剩餘的奏折批閱完畢。其餘諸位閣老,忙碌了一整日,不妨先回府稍事休息。”
幾位閣老中,屬崔閣老最年輕力盛。
王閣老等人一起告退。
出了福寧殿後,一位閣老低聲道:“皇後娘娘有孕,皇上忙於國事之餘,每日還要抽出時間陪皇後娘娘,可見鶼鰈情深。”
可不是麼?
這世上多的是三妻四妾的男子,風流自賞也是所有士大夫和勳貴們的特質。像羅尚書那般從不納妾的是異數。
身為天子,對皇後情深至此,實在是讓人欽佩。
王閣老步伐還算穩健,神色間卻有一絲不愉。
一山不容二虎。他這個首輔位置尚未坐穩,便又冒了崔閣老出來。內閣本是按資曆排序,最遲入閣的崔閣老偏偏官聲最佳,又最得天子器重,儼然有了和他這個首輔分庭抗禮之勢……
當日為了削弱傅閣老的勢力,天子特意抬舉了他出來,和傅閣老唱對台戲。現在他做了首輔,天子又刻意扶持崔閣老。
這便是帝王的平衡朝堂之術!
https://www.biqiuge8.com/book/15903/422886185.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wap.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