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賢對趙興的上書預警的應對,隻能無奈長歎:“指望那些人關注這件事,是絕對不現實的。且不說你陰暗心理揣摩出來的結果,即便他們心中明明知道這件事極有可能發生,但為了掩蓋他們的無能和亂政,他們也一定會閉著眼睛昧著良心說瞎話。我們還要有其他的準備啊。”
“第二步,就是我給毛帥送過去這10萬石的糧食,希望能讓他盡快從鐵山之戰的實力大大損失中,緩過勁來,讓毛帥能夠繼續威脅後金的老巢,讓他不敢輕舉妄動。”
“據老夫知道,毛帥保護朝鮮的鐵山一站,已經是精銳盡去,再也難有作為了,即便是有你這10萬石糧食的支持,也在難以讓他們重整旗鼓了。”
“這就是我準備親自去一趟東江鎮皮島的原因,我一定要阻止袁崇煥殺了毛帥。”
經過趙興的分析,張維賢已經認同了被逼的狗急跳牆的袁崇煥,會對毛文龍不利,於是緊張的詢問:“你怎麼樣才能阻止他?”
趙興沉思一下:“袁崇煥會捏造罪名,用上方寶劍殺毛帥,不過,當初平台招對的時候,袁崇煥要求,包括毛文龍在內遼西所有總兵官上繳尚方劍,但唯獨毛帥沒有上繳。”
張維賢歎息一聲:“這也是袁崇煥和毛文龍結仇的原因之一,同時,也是讓皇上對毛文龍產生芥蒂的開始,也正是東林黨人以攻擊毛文龍大明藩鎮海外天子的借口,毛文龍,這步棋走的太不明智啦。”
大明的文人之所以嚴防死守武將,他們心中有一個心結,那就是武將會成為藩鎮,會如曆朝曆代那樣,最終顛覆了這個老大帝國。但整個大明的製度,早就已經將出現藩鎮的可能,消滅在了萌芽裏了。
首先從中央,對於軍隊的管轄有兩個部分,那就是五軍都督府和兵部。
兵部負責軍隊的調動,而不能指揮;而五軍都督府,卻是負責指揮,又沒有調度之權。
軍隊行軍的後勤,不歸軍隊管轄,嚴格規定,沿途行軍,一日一縣,一縣隻供給一日糧草,走多了,吃不到下縣的供應,走少了,這個縣就不給下頓的夥食。
想後來,京畿被圍,山西巡撫耿如起帶著山西六千兵馬勤王,結果兵部亂指揮,三日五調,結果就是這支勤王軍五日沒有獲得糧草吃喝,於是,這群一心勤王的將士,直接被餓散了架子逃回山西,造成耿如起下獄被殺。而這些潰兵又怕回家獲罪,最終直接加入了流民義軍之中。這些受過軍事訓練的士兵,立刻成了這些流民杆子的主力軍,讓原先是一群烏合之眾的流寇,轉眼間戰鬥力幾個層次的提升,最終成了朝廷的掘墓人。
而毛文龍獨居海外,早就被人詬病是海外天子,同時,他不但不將家屬按照規矩放在京城做為人質,還拒絕上繳尚方劍,更因為情況特殊,堅決不接受遠在遼西袁崇煥的瞎指揮,真的是獨立王國,大明的藩鎮了。所以才有朝廷不發他軍餉錢糧,才有了今天的這種步步深淵的地步。
從這一點上看,毛文龍也是自尋死路,袁崇煥不管出於給皇太極解決後顧之憂,還是真的出於軍權統一殺毛文龍也罷,最少他有了這個底氣,更有袁崇煥如此大事,最終崇禎事後給他背書,確認了這事的結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