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他們出於什麼目的,都忽略了毛文龍在東江鎮對整個後金與大明爭鋒中的巨大戰略意義。趙興決定從這一點入手,來撬動這個曆史的走向。
“我這次去,就是要鼓動毛帥,用尚方劍來對抗袁崇煥。隻要毛帥的這杆大旗不倒,建奴就會忌憚,他就不敢全力施為。”
張維賢沉思了一下,默默的點頭。
“還有就是加強京城周邊地區的防控。”
張偉賢當時為難:“我雖然為五軍都督府大都督,但我卻隻能管轄京師內外禁軍京營,其他各個衛所,我根本就不能插手,”然後苦笑:“也不敢插手。”
趙興理解的拱手:“小侄兒理解伯父的苦衷。我希望我上去的情報,能夠引起皇上內閣以致兵部的警惕,讓他們有所準備。”然後也是苦笑:“但將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我認為那就是做夢,一切還要靠我自己。”
張翠豔立刻接口:“對,我們手中還掌握著二十萬京營將士,整頓好他們,也可以一戰。”
張維賢無奈的搖頭:“正如你弟弟說的,當年徐光啟上報的周邊衛所狀況,在我們的京營禁軍之中,何嚐不是同樣如此?也和錦衣衛狀況相同。曆朝曆代的皇上恩賞那些有功之臣的子弟,一部分從錦衣衛裏出,另一部分就是從咱們的親軍禁軍裏出,再加上層層吃空額,名義上的20萬金軍,其實實打實的隻有11萬,而且良莠不齊,錢糧不足,沒有辦法進行訓練,這不過是一個嚇唬人的空殼子。”
張翠豔立刻提到:“你手中不還有五千親兵嗎。”
張維賢點頭:“也隻有這一點點的實力,能夠一戰了。”
我靠,你一個人就有親兵五千,這可是三四個兵的錢糧才能養活一個的啊,你英國公吃了多少兵血啊。
張之及也提議:“再加上其他將領的親兵,戰事起來,將他們統一起來,最少能有萬人。”將領養親兵,這是慣例,死戰扭轉戰局不一定,但保命是絕無問題的。
張維賢點頭:“這個倒是可以一用,隻是一萬,麵對建奴鐵騎幾萬,是不能扭轉戰局的。”
趙興立刻一字一句道:“但求保命。”
張維賢大怒:“你說了那麼多誅心直言也就算了,你怎麼能在國家危難之際,還讓老夫隻顧著保命?”
趙興苦笑,盯著他的眼睛:“東林絕對會利用這次之戰,逼迫您出戰借刀殺人。”
聽到這話,張維賢愣愣的呆立在那裏,張翠豔和張之及已經滿臉惶恐了。
好久,張維賢揮揮手,對趙興道:“該說的你都說了,該做的我也心中有底了,你,去吧。”
趙興明白了,最終隻能長歎一聲,給一身寂寞孤獨的張維賢的背影施禮,惆悵的離開了國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