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到達壽陽,趙興和洪承疇站在黑水河邊,看著波光粼粼的河水,趙興說出了自己如何解決西北流民的辦法。
“其實我的辦法非常簡單,就是屯墾,減租。用這個辦法讓那些受招安的流寇們,能夠重新獲得生計,再次成為良善百姓。然後用這些百姓繳納上來的錢糧,在這些流寇中,選擇桀驁不馴者,組建成一支軍隊,一隻真正兵精糧足的軍隊,繼續圍剿那些不服朝廷的野心者。然後將這件事情良性循環下去,最終就能讓西北安定下來。”趙興信心滿滿的說出了洪承疇最想聽到的辦法。
“屯墾?如何做?減租又如何?”洪承疇皺眉詢問。
為了達到崇禎養自己為孤臣的目的,表示自己的沒有退路的忠心,趙興決定往死裏得罪官僚士紳。但為了實現自己有個善終,不被皇帝左右命運,趙興又千方百計的拉攏大明有能力者為自己同盟,在百姓中樹立自己絕對的威望。最終在即便在自己不造反的情況下,讓崇禎投鼠忌器,拿自己沒有辦法。至於再以後,當自己掌握足夠的勢力實力和絕對的聲望之後,還需要以後嗎?崇禎不就犯,哼,那也請你挪挪窩吧。
別以為和洪承疇稱兄道弟了,洪承疇就是自己一黨了,那不現實。
隻有將這個大明的能臣幹臣,拉上自己的孤臣賊船,讓他也成為天下官員集團的敵人,沒有退路,再給他足夠的利益,這樣才是真正一黨,真正的盟友。
現在,趙興就是要教他辦法,讓他獲得政績,從而升官,讓他在自己身上獲得利益,這就是第一步。
“耿如起不是一個碌碌無為的官員,就比如這次,他在山陝推出的流民屯墾之法就非常好,我們當執行。”
洪承疇苦笑:“耿如起推行的屯墾之法,見賢是不知道實情,他根本就是想當然,根本就不能施行的畫餅。”
趙興歪著腦袋詢問:“為什麼?”
洪承疇就掰著手指頭一一分說:“第一,自打商周開始,山陝就已經開發,到現在幾乎再無荒地可以開墾。而當朝兼並更甚,尤其曆代諸王分封賞賜更加嚴重,就比如神宗封賞瑞王田兩萬傾,陝西不夠,不得不從陝西,河南,四川攤派。現在,山陝的土地已經達到了五分屬諸王,四分士紳官員,一分是百姓。包括山林都已經有份啦,還拿出什麼地方給流民屯墾?其實,耿如起的政策,是給上麵看的,隻是書麵的好辦法,實際根本行不通。”
看看趙興不以為然,洪承疇繼續道:“這第二行不通是,即便還有閑地,那也是邊角死地,沒有人要的地方,你給了流民屯墾,但那樣的地,好年景都沒有產出,更何況是這天災的時候?更是行不通的。”
“說完了沒?”
“說完了。”
“那小弟我說我的辦法。”
洪承疇就一臉神仙也沒辦法的態度。
“其實,我們就是拿耿如起這張沒有實際用處的政策來做虎皮,地是有的,就看你找不找。”
“找?上哪裏去找。”
趙興嘿嘿一笑:“山陝土地五分在宗室手中,這個我們不敢打主意,但畢竟還有五分在士紳百姓手中啊。百姓手中的地,因為天災,其實更是貪官酷吏盤剝過甚,產出交給官府還不夠,才不得不拋荒,那麼,我們將他們變成屯墾之地,不就成了嗎。”
洪承疇聽了,立刻將腦袋搖晃的跟撥浪鼓一般:“不可,不可,那是有主之地,登記在賬目上的呢,隻要開始耕作,官府就要征收賦稅。”
趙興一笑:“原先的主人,大部分都已經成為流民啦,那這土地就成了無主之地啦嗎。然後我們遷移一批流民過去,將這些已經變成無主之地,成為屯田,不就行了嘛。按照巡撫大人的政策,隻要是屯田,就隻上繳一半給官府,其他自留,還沒有徭役附加。這樣,百姓不就可以安心耕作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