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保舉楊嗣昌(1 / 2)

禦書房裏,崇禎坐在窗前,手中把玩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的新鮮的同伴,沒有欣喜,反倒是愁容滿麵眉頭緊鎖。

“現在宮裏的物價飛漲,日子艱難,而更艱難的是這個國家的財政。”玩弄著手中的銅錢樣本,崇禎感慨著:“為國家當家理財的戶部尚書李汝華老朽昏潰了,將一個好好的國庫收入,弄得是徹底崩潰,即便愛卿你再有能力為朕找錢,卻也不能改變現狀啊。”

崇禎一登基,就麵臨越演越烈的皇權和臣權之爭。皇權和臣權之爭且不。單單一個財政危機就是纏繞他一聲的巨大的麻煩。而他對理財的概念是開源節流。

開源節流,這沒錯。

但開源,隻著眼於橫征暴斂,四處加稅薅羊毛。但該薅的羊毛不薅,卻專門針對已經被逼的走投無路的窮苦百姓薅,這樣就在災的加持下,農民暴動烽煙四起,又徹底的瓦解了稅收的基礎。

還有就是節流,他的節流的方法是,自身就差窩頭鹹菜了,不能再壓縮了,然後就是四處裁撤,先有裁撤錦衣衛東廠,差點將一個國家基礎之一的特務機構給弄沒了,讓崇禎成為睜眼瞎。沒了唯一監控官吏的殺手鐧,被東林徹底的架空。後來裁撤了驛站,讓西北十五萬有紀律性的驛卒,成為流寇的主力軍,讓流寇從一群烏合之眾,變成了真正的軍隊,同時弄出一個打不死的強。結果就是,節流下來的錢,最終遠遠不夠為裁撤驛站擦屁股而花出去的錢。這何止是得不償失?這簡直就是適得其反,自掘墳墓。

二現在崇禎感慨現在的大明管家,戶部尚書的無能,這一點,趙興也非常痛苦。

自己在外坑蒙拐騙,不遺餘力的為崇禎斂財,其手段都快追上魏忠賢的下作了。但人家魏忠賢是自己斂的財自己花,還能大部分用到刀刃上。而自己卻悲催的,斂來的,隻能交給別人花。

結果就是,隻要將自己辛辛苦苦弄來的錢交給內帑,那個沒能力斂財,卻死要錢的王承恩立刻死死的捂住,能不花就堅決不花;不得不花的,也必須七扣八扣,把本來一次能解決的事,都弄成個半拉子爛尾。結果就是弄得下到處是爛尾。爛尾比壓根不做更要命。

交給戶部,戶部的花錢原則,就是能不花在刀刃上,堅決不花在刀刃上,能落入個人腰包的,絕對不能用在別的地方。

自己前前後後,為這個帝國劃拉了不下千萬的銀子了,結果對大明財政真正的改善卻是一點沒有。大明的財政依舊是個無底洞,依舊在向崩潰狂奔。

大明敗亡一亡東林,二亡財政,現在,自己在這兩方麵,辛辛苦苦兩年多了,竟然沒有一點建樹。現在的自己,不是穿越者那種改換地,指點江山的英雄,卻隻不過是一個大明的裱糊將。東出窟窿東麵裱糊,西麵漏風,西麵粘補。雖然暫時算是讓大明少了點風雨侵襲,外表光鮮靚麗,但一旦真正來場風暴,這個已經爛到根子上的破房子,就會轟然倒塌。

而別人不知道,趙興最清楚,未來的大明所迎接的,不是一場風暴,而是壯大的流寇,強大的滿清兩場毀滅地的風暴,到時候,自己這個裱糊將拚了命,也扶不住這個紙糊的大廈將傾啊。

但這該死的體製,自己弄的錢,自己是絕對不敢花的。改變現狀,必須是自己能弄錢,還得有個能為自己花錢的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