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這是東江鎮新任總兵官毛承鬥的家。依舊是一個不大的院子,門口也沒有護院奴仆,靜悄悄的。趙興左看右看,怎麼也不相信,崇禎賞賜的宅子竟然如此。用低調已經不能解釋崇禎的摳門了。
輕輕的敲打門扉,好久之後,才有一個蒼老的女人聲音在院子裏答應,然後那個朱紅的門打開,出現在趙興麵前的是一個滿頭白發的婦女。
跟在身後的毛守義和親衛中毛姓人員,立刻就齊刷刷的跪倒在門口,衝著婦人磕頭,聲音哽咽的呼喚:“奶奶。”
這個婦人愣了一下,卻不敢應聲,這時候,內堂裏走出了一個略微年輕的女人,毛守義等再次磕頭,稱呼姨奶奶。
這個婦人同樣愣了一下,但轉而歡喜的對著先前的婦人介紹:“姐姐,這些都是咱們家老爺的義孫,這個為首的叫做——”三百義子,五百義孫,實在是記不得名字。
毛守義眼含熱淚的趕緊報名:“我叫毛守義,然後一一介紹身邊人的名字。然後再介紹趙興。
老婦人趕緊叫大家起來,然後對趙興斂身一福:“妾身毛家張氏(劉氏)拜見指揮使大人。”
趙興趕緊退一步避開,恭敬施禮:“子打擾了兩位夫人,唐突冒昧了。”
這時候,一個半大的孩子,穿著一身文士的袍服過來,斯斯文文的給趙興施禮:“學生毛承鬥,給趙大人見禮。”
趙興上前,雙手攙扶起來,上下打量了一番,不由讚歎:“久聞張夫人教子有方,果然是名不虛傳,承鬥未來,定是國家棟梁之才。”
張氏因為與毛文龍幾乎沒有機會同住,所以一生未生,但毛文龍的親衛死士將承鬥在遼陽救回後,被送到杭州張氏身邊撫養。張氏代承鬥如同己出,平時起居及其周詳,但在學業教導上,卻又及其嚴格,所以才有今日之承鬥。
這也是曆史上,三順王打到了杭州,無數次延請毛承鬥,對其及其照顧的情況下,也沒有因為三順王的親情,自己父親的被冤殺而忘卻大義。不但沒有侍清,後來更和三順王斷義,自己給兩位娘親養老送終之後,披發入山不知所蹤,沒有像那個被許多人奉為英雄的後人,成為滿清的一條狗。
見過麵後,趙興被延請客廳落座喝茶,毛守義等立刻幹起了粗活,擔水劈柴,打掃院子,修補房頂,忙的不亦樂乎。
趙興打量了下廳堂,簡陋但幹淨,詢問了下從江南來到京師的過程,以及皇上的恩典賞賜。張氏平淡道:“好叫趙大人惦記,當皇上的恩旨下到江南,我等感激涕零,於是,打發了下人,一家三口雇請漕船一路趕來京師接任了官職,然後住進了皇上賞賜的這個院子。”
“既然在江南辭去了下人,那為什麼不在京師買上幾個仆人侍候呢?”
張氏一笑:“皇上對待我們已經極好了,雖然讓承鬥接替了他父親的職務,但我們也不敢僭越過份,再加上這事情反反複複的,也不敢連累了他人,所以才如此。”
她早就知道了趙興為其夫毛文龍奔走,才有了今日。而崇禎給毛承鬥繼承官職,但卻沒有明確明為毛文龍平反。所以,她明智而慈悲的選擇放原先的家人仆婦回家,在這裏也沒有購買仆人,就是怕哪一崇禎反複。同時,她也明白,自己一家被搬來京師的性質,她不能保證毛仲明等人,會真的投鼠忌器,或者顧念自己一家生死,而乖乖的繼續為大明賣命。不管怎麼,當初朝廷做的事,的確是太過讓人寒心,若他們再有什麼做法,自己一家就會再來一個滅門,連累了其他人。
趙興了解這個深明事理的老夫人的心,但也隻能無可奈何。這個局,隻能在大明恢複遼東後才能解。於是拿出了一份禮單,交給張夫人:“這是新的東江鎮將士,大家給您和劉夫人的孝敬,雖然不多,但也是一份心情,還請夫人笑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