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一就痛心疾首的讚同了這個觀點。
“人口是流動的,你無論如何也統計不明白,但是土地是不能移動的。如果將人頭稅攤入到土地中去,不管你經過多少次買賣,土地就在那裏,那麼,就避免了這一個弊端,而且還減輕了那些沒有土地人的負擔,就比如那些耕種地主土地的佃戶,他們就不會被二次剝削。”
老同知想了再想之後,突然間豁然起身,猛的拍手叫好:“大人果然是奇思妙想,果然能抓住事物的根本。如果真的能實現將丁口稅納入到土地之中,那麼,您就真的恩惠了天下所有的窮人,不但讓他們能夠喘息,更能繼續發展人口。”
李守一也明白了:“我的學識的確不如王兄,王兄看到了這一點,而我卻沒有看出,我真是一個無用的人啊。”
“你也不要妄自菲薄。你雖然沒有王慶一的遠見卓識,但你卻最會怎樣將它的宏偉藍圖變成現實。人各所長,隻要發揮了自己身上的長處,一心為國,那麼也是你標榜青史的時候。”
李守一站起來,真心實意的給趙興施禮:“恩師的一番教誨,真的讓我醍醐灌頂,從此,我知道我該怎麼做了。”
自己家大人說完之後,求知若渴的老同知,迫不及待的詢問:“那麼一條鞭法中,帶代役錢的可以保留吧,這樣一來,那些官紳大戶,就願意掏幾個小錢兒,來顯示自己的高高在上,而不是灰頭土臉的真正服徭役而落了他們的麵子。”
趙興再笑:“老先生認為的又簡單了,其實以老先生的淵源學問,難道沒有看出,張居正實行的一條鞭法之中,這代役錢,最是害民,最是禍國嗎?”
一聽這樣的斷言老同知真的驚呆了,吭吭哧哧的解釋:“現在,徭役沉重,讓無數的百姓傾家蕩產,若是讓他們用錢代役豈不兩全其美?”
趙興耐心的解釋:“老先生隻知其一,卻沒深究其害。其實這代役錢,是從漢代延續下來的,
根據漢朝的規定,“更賦”製度的應役方式,除了可以親自前往服役,也可以出代役錢。雇人代替自己前去服役。從表麵上來看,這的確是解決了部分難以親自前去服役的人的難題,但是對普通百姓而言,服役仍然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如果雇人代役,必須出三百錢或者以上的價格,看似比較公平,但是由於從漢到現在,經常出現錢貴糧賤的現象,僅出賣糧食很難換回可觀的收入,所以,雇人代役從某種意義上加重了農民的負擔,使其破產的風險大大增加了。”
老同知稍加思索,就明白了,當時道:“我在雲南,一年三熟,尤其是這幾年,北方雖然大旱,卻莫名其妙的讓南方風調雨順,稻穀產量增加,價格反倒降下來了,最差的時候,每石隻有三錢銀子,結果代役錢,卻沒有改變,就逼著許多百姓破產,感情真是在這裏啊。”然後深施一禮:“論長久眼光我真不如指揮使大人遠啦。”
趙興微微一笑,真的沒有反駁。
因為在他看來,如果穿越者不能在思想上,超越當代人,那在前世,這個穿越者一定是個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