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楚雄,錦衣衛殺的士紳家族人頭滾滾,楚雄的錦衣衛衙門,趙興眉頭緊鎖,對李守一和郭生田,丁廣新痛苦的解釋:“現在是封建社會,社會的穩定基礎在於家族,朝廷的執政基礎,在於士紳。我也知道,像我這樣搞下去,將會動搖這個社會的基礎,朝廷的根本。”
三個人也憂心忡忡,卻都默不作聲。
“但我也沒有辦法,隻有用楚雄這一個地方,用這種霹靂的手段,來推出一個樣板,一個震懾住全天下,阻止社會發展的勢力。隻有這樣,才能用死最少的人,完成這一次偉大的變革。”
“可是這樣一來,您在士紳和家族群中就成了萬人公敵,未來大人的前途堪憂,結局堪憂啊。”郭生田坦誠的提出了趙興的切身問題。
李守一卻站出來,力挺老師:“老師雖然成為了士紳家族人的公敵,但這個朝廷存在的真正基礎,卻是百姓。唐太宗李世民說過,水能覆舟,但也能載舟。新政的推行,實惠了全天下最廣大的百姓,保證了這個大明朝廷的不再滅亡。百姓支持老師,大明不滅亡,皇帝就支持老師,那麼老師還有什麼擔心的呢?”
之所以李守一有這樣的感觸,是因為通過這一段時間,他發動群眾的過程,深深的感受到了百姓力量的偉大。隻要站在百姓裏麵,就可以天下無敵。
對於這個學生的樂觀,趙興隻能無奈的苦笑。百姓的力量是偉大的,但在這個萬惡的封建社會,百姓的力量也是被忽視的,被輕賤的。太平時候,百姓的呼聲被無視。而一旦民意洶洶,統治者就會立刻動起屠刀。
而皇帝的支持?那就更不靠譜,曹錯一心為了皇家,但漢景帝那樣賢德寬厚的皇帝,還不是殺了他老師?
天家無親情,不要真的指望皇帝會因為你對朝廷有利就會饒恕你。往往這是死罪的開始。
經過這麼時常的穿越生活,趙興有了最深刻的體會就是,要想在封建社會有所作為,會過得舒服,唯一的依靠就是手中的實力,讓帝王忌憚的實力。
至於身後蓋棺論定,還是開棺鞭屍,身死之後,哪裏還管他洪水滔天?
現在自己為這個大明拚命,為崇禎和東林黨人鬥,還可以得到崇禎皇帝的全力支持。然而一但天下太平,自己沒有了用處,自己還會這樣被支持嗎?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樣的戲碼,在曆朝曆代不斷的上演,都不用翻新。而這種戲份,竟然慢慢的被大家所接受,最終形成了理所當然的心態,才有了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瀟灑。難道這是一種瀟灑嗎?不是的,這是一種無奈。
自己的結局是什麼?就憑著崇禎著多餘的心態,自己絕對沒有好下場,現在自己叫喚,早晚有人給自己拉清單。
考慮後路,這是必須要做的,但是好在,西北未靜,西南混亂,滿清虎視眈眈,崇禎還需要自己,大明還需要自己,自己還會有很長一段時間蹦噠。慢慢的來吧,在這漫漫的征途之中,在尋找自保的實力吧。
通過一場腥風血雨,整個雲南終於平定了,新政在雲南徹底的推開。就在不久之後,第1季度夏糧結束的時候,整個雲南4,000萬畝土地,共收上來一千二百萬兩白銀,扣除地方截流,整整上繳國庫300萬兩。隻是他這一個省,就抵得上往年國庫整個現銀的收入,這讓大明的財政徹底的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