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湖廣赤水(四)(3 / 3)

雷虎得知了此事,心中也是一陣翻騰。或許是因為讀書人出身,雷虎發覺時代真的變了。以前軍中得有靠山,現在其實也一樣。然而這靠山卻不再是以往那種單純的遠近親疏。因為禮部的出現,不少人都有了另外的選擇。

與遠近親疏相比,禮部的規則十分明確,就是看日常表現。看學習態度,看學習成果。尤其是對禮部製度的親近度。

正因為有禮部的存在,華夏軍雖然強悍,卻不是古代強軍那種靠個人連起來的軍隊。而是靠著不斷灌輸的理念組織起來的軍隊。

能承擔起重任的新人不斷冒出來,而且禮部的製度又按功行賞,讓指揮官們連刻意壓製的辦法都變得很難。

一直有人,霍崇並不建立自己的班底,對老兄弟們也不是很客氣。可禮部的領導著並非是禮部尚書,而是皇帝霍崇。通過禮部直接掌握的軍隊,對霍崇的忠誠心可比老兄弟們要可靠的多。

然而老兄弟們好像隻是感覺到了某種變化,卻完全沒能理解這變化到底是怎麼回事。

想到這裏,雷虎卻收起了心思。他本就願意效忠霍崇,若不是霍崇能容人,對待大家都一樣給機會。雷虎這麼一個直隸人是絕不可能在山東人占絕大多數的早期就脫穎而出。

更何況霍崇一定會死在錢清之前,哪怕是為了錢清,雷虎都要保證禮部能夠良好運行。這才是錢清能夠在霍崇死後坐穩權力寶座的仰仗。

而雷虎要做的,就是把野戰軍該有的力量發揮出來。既然尖刀已經在手,接下來就是用這把刀斬將滿清最後有經驗的野戰軍和滿清忠誠的讀書人們的退路徹底斬斷。

滴滴答答的發報聲在徐州新成立的電報廳中樞電報局內響著。電信號通過橡膠包著的漆包線內以光速傳向下一個電報站。

西征軍的戰報傳到江寧後,就不用船運或者快馬,而是通過剛建立的電報室向徐州發送。

這的確節省了大量時間,然而節省的時間和人力成本與投入建設電報係統的投資相比,可以是微不足道。

包括朝廷內都有不少人反對。然而霍崇卻毫不遲疑的否定了這些否定。

“若是在滿清,建設電報線或許是賠錢的。因為這些電報隻為少數人服務。可在我華夏朝,這定然不會賠錢。下幾億人民,他們都有享受快速信息服務的權力。隻要不去搞那些純免費的昏招,適當收費。上億的用戶,怎麼會賠錢。為人民服務不能光是嘴上喊一喊,而是要落實到具體的社會進步與社會服務上。”

此時當然沒人敢和霍崇唱對台戲。眾人隻能聽了之後有些不那麼服氣的表達認同,同時對這奇妙的機器也有著自己的想象。

當雷虎的戰報送來,幾千字的東西一就從江寧到了徐州,的確令大家印象深刻。

華夏軍正麵進攻賀勝橋,在心謹慎的推進中,遭到了清軍與團練們花樣百出的攻擊,不少攻擊的確出人意料,若非十分心,隻怕還真的著了道。

就在緩慢推進之時,四團在強大後勤支援下穿過了連當地人都覺得不可能通行的山中,出現在這貨頑敵背後。清軍如驚弓之鳥般開始撤退。被四團死死堵住。

經過兩日苦戰,終於全殲了這三萬頑敵。

最令人驚訝的是,那幫湖南讀書人有著異乎尋常的骨氣,他們本也沒啥戰線,在鄉勇徹底崩潰之前,湖南讀書人還真的表現出了與‘讀書不怕死,怕死不讀書’的口號相符的戰鬥意誌。

甚至在其他團練崩潰之後,嶽麓書院為首的一批讀書人甚至發動了衝鋒,與華夏軍進入了肉搏。

最終的清點後,湖南著名的十八個書院均派遣團練前來。嶽麓書院、石鼓書院、三潭書院、恭城書院這四個書院的讀書人竟然全部戰死。其中有七人戰敗後自殺,十八人重傷後醫治無效而死。

其為滿清效死的精神,便是華夏軍都感到了驚訝。

被俘虜的首領曾某(因看管不嚴,自殺),被俘後遭到憤怒的質問:“你這麼為賊清效力,不怕誅九族麼?”

曾某大罵道:“便是殺十族尚且不懼,誅九族又如何?”

華夏朝廷內的官員雖然知道按照華夏朝廷的製度,別殺十族,就是殺滿門都是不可能被允許的。可看到這內容,大家是真的被氣壞了,不少人當即請求霍崇就把這姓曾的殺十族。

連高龐都氣的大罵:“這廝就是知道朝廷不會殺戮,才如此囂張。他若是真的想給滿清當方孝孺,那就成全他又何妨!”

隻有湖南人曾靜看到群情激憤,一臉尷尬,想勸又不知道該怎麼。

畢竟,這樣的家夥若是因為反清而如此幹,早就被誅九族了。既然他還在,就明他家定然沒反清。倒是在**夏的時候表現出這樣令人咋舌的忠貞來。

“嗬嗬,哈哈。好得很呢!”霍崇忍不住笑出聲來。

眾人愕然的看著霍崇,不少強硬派們心中暗喜。若是霍崇下令把這姓曾的誅九族甚至是誅十族,就沒人能啥了。大家課就能解氣啦!

霍崇並沒想玩什麼誅九族的鬧劇,這些人的確讓霍崇來了興趣,多麼好的樣本,在新時代那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一群人。霍崇大聲命道:“讓雷虎和軍中禮部,審問這些讀書人。咱們這邊派些有能力讓這些人實話的禮部成員去幫忙。這些讀書人到底是為了什麼要幹到這樣的地步。告訴這些讀書人,若是能出道理來,我們就成全他們。能出真心話的被俘讀書人,若是想活,我們就立刻放人。若是想死,我們就槍斃了他們,成全他們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