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開口唱出第一句就發現伴奏的調變了,最明顯的是小提琴的聲音,也是唯一一個變調的樂器。
但是蘇沫並沒有打斷演出的進度,現場觀眾不能直觀地感受到伴奏的不同變化,所以蘇沫想要盡量找回自己的調。
她唱第二句的同時,沒再跟準備好的舞蹈,而是走向自己樂隊麵前,準確的說是蕭依,兩人視線相交,蘇沫用手勢示意她降調。
即便如此,蕭依仍舊自顧自地拉著提琴,仿佛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不過她滿臉的汗珠暴露了她的心虛。
蘇沫站在她麵前,緊蹙眉頭,微惱地看著移開視線的蕭依——顯而易見,這是故意不配合!
跟著其他幾人的節奏,蘇沫勉為其難地唱出第三句歌詞,腦子裏飛速地想著解決方案,還有可能發生的後果——
這一句結束,蘇沫放下了手裏的話筒。
沒有歌手的聲音,樂隊的所有人不得不終止演奏。
“停,這是什麼?”再次拿起話筒,是最直接的質問方式。
裝傻充愣就在全場聽眾麵前解釋吧。
鼓聲吉他聲還有貝斯鍵盤全部停下,小提琴聲仍然倔強地在獨奏著。
蘇沫做出了一個中斷的手勢,帶著不耐:“停下停下,這是什麼東西?”
場下的人群一片噓聲,紛紛擾擾的議論聲越來越大,拿起手機錄像湊熱鬧的人也越來越多。
反抗的效果微乎其微,但是她仍在繼續。
“這伴奏怎麼能是你們演奏出來的?小提琴的音調都不準,音樂節的演出可以這樣亂來?”蘇沫回身掃了一眼蕭依,眼神中的狠勁尤為瘮人,然後緩緩走到台前,直接問觀眾,“這就是亂來的音樂,你們說是不是?”
站在舞台前排還有聽眾扯著嗓子大聲吼了一句:“是!別拉了!我們是來看蘇沫的表演,不是你!”
“把她趕出去,她是瘋了吧?!”
然後便是無數的附和聲,在場的人大多都是支持蘇沫的。
因為蕭依用力過猛,小提琴的弦突然繃斷,拉扯出一個極為難聽的聲音,終於提琴聲在哄鬧中戛然而止,這個跳梁小醜的表演,結束了。
這已經不像是一場音樂表演,更像是一場鬧劇,最後的結果誰也不想看見。
這時,蘇沫才回頭看向蕭依,她已經頹然地埋下了頭,小提琴摔在地上,整個身子忍不住地發顫。
蕭依心裏不甘,緊握的拳頭裏是滲出的冷汗,她萬萬沒想到蘇沫有打斷演出的勇氣,原本製定精良的計劃,才剛剛進行,這樣被輕易打破。
所以從中斷那一刻開始,她就像著了魔一樣停不下來。
她不甘心認輸,她不甘心如此在大眾麵前出醜。
可是曾經的那些美好計劃,徹底泡湯了。
最後,蕭依在台上,埋著頭,止不住地顫抖——她後悔了。
殘存的理智並沒有讓她及時地止住衝動。
可是這世上永沒有後悔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