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沫隔了幾天回了趟公司,坐在沙發上倏然在於曉雨的歌裏翻到了一個有關於自己的評論。
於曉雨最新發布的流行專輯雖然熱度很高,銷量也就隻算還過得去的水平,但是有一點是大公司掌控得了的——網絡評價很低。
在一眾的吐槽聲中,多了一個特立獨行的。
【我覺得於曉雨的專輯就很棒,每一次都有新的突破,不像某出道一年提名年度專輯的歌手,寫出來的東西就是些小學作文,為什麼人氣還這麼高呢?】
這都能沾上邊?
蘇沫一看此人不簡單,觀點犀利,找到的突破點尤其刁鑽,於是乎她點了進去,看了看追加的評論。
往下翻,原本以為會是清一色的抱團取暖現場,沒想到的是更多的評論是在為蘇沫正名。
【就算你說蘇沫的寫的詞是小學生作文,人家也淺顯直白,能引起共鳴,說實話大哥,於曉雨這方麵的水平還差蘇沫一大截呢。】
【蘇沫的主題與內容匹配,所以人家的歌曲非常充實,最近出的兩首單曲裏也能看出來她的水平有所提升,於曉雨就是經常撐不起題。】
【首先,蘇沫的節奏非常好,其次通俗易懂跟水平的高低是兩碼事,請以後不要混為一談。】
【這是高級黑子,都黑到別人家的評論區裏了,拉高低踩,蘇沫正是以歌詞和曲調意境優美為閃光點的,這你都不懂?】
可能是這幾天馬斯洛撒嬌粘人慣了,蘇沫現在見著誰都覺得可愛。
讀了往下的評論,蘇沫差點沒忍住想要一一點讚的心。
莫曉東走了過來,隨口問了一句:“在看什麼?”
蘇沫把手機遞了過去,莫曉東掃了一眼。
“我的歌詞真的像小學生作文?”蘇沫閃著一雙無辜的大眼睛,問道。
“底下的評論才是真理,那人明顯是個黑粉,說的都是些屁話,群眾的眼睛才是雪亮的。”莫曉東說道。
這話說得過分誇張,無風不起浪,雖說這樣的問題並不算嚴重,但卻是絕對存在的,她當然會留意關注自己的缺陷,需要發現不斷的改進。
這一點她是清楚的。
“據我多方調查了解,於曉雨這一次的新專評論是非常極端的,兩極化差異嚴重。”
“何以可見?”
“怎麼說她的這張專輯綜合各方麵的數據來看的話,某些部分算是成功的,但是再看對她音樂的可聽性還有歌曲本身的評價,這完全就屬於吊車尾的狀態。”莫曉東分析著說道,“從中,你覺得能發發現什麼?”
“?”
“作品本身質量不過硬,網友的評價不高,但銷售量跟流量都是可關的,這都想不到?”
蘇沫淡淡地說道:“這就是大公司的保障唄,有他們背後的大金主撐著,有什麼可愁的?”
“這也能叫做一種手段,是為了能讓數據好看,實力不夠,money來湊。”
“你看盛泰的打單放方式就跟咱們這種小公司不一樣哦,”莫曉東說道,“微博上各路明星名人的宣傳,媒體的彩虹屁,你現在下去在馬路上待一陣,說不準就能看見路上貼著她應援廣告的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