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1 / 2)

第六十九章

“代王說的是,可如今四國使臣已經抵達代國要求聯合對抗漢宮,若代王不加以回複,怕是…”竇子衿沉底一會兒:“怕是會道聽途說啊。”

“可如今又有什麼方法呢?得想一個萬全的法子才行。”

看劉恒眉頭緊鎖坐立不安的模樣,竇子衿也沉了聲音,若說想要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倒也不難,可這個兩全其美的方法要誰來實現倒有些困難了,前段時日代國對外公布代王後幕慈離世的消息之後萬民齊聚漢宮門前跪了三天三夜不肯離去,使得代王連大世子殿下的死都沒敢說出來,如今四國召集代國一同對抗漢宮,雖說呂雉如今大勢已去可瘦死的駱駝終究是比馬大,身後能用的上的將士兵隊還是不計其數,若說反抗,單憑那個周勃和周勃門下兩門將軍足矣攻破四國。竇子衿倒吸了一口氣,那能有什麼法子好好的安度這場風波呢?收買周勃?還是收買周勃的兩個兒子?不行,周勃的兒子們人品作風人盡皆知,絲毫對權勢地位金錢不入雙眼,正義耿直的名聲早就傳遍了整個大漢,若說威逼利誘那是萬萬不能,可究竟有什麼法子還能讓代國渡此劫難呢?

想了會兒,竇子衿腦中忽然閃現了一個念頭,雛玉,對,雛玉。雛玉的死和大世子殿下的離世不分上下,若劉恒真不想應付這場戰爭完全可以利用雛玉的離世和大世子殿下的喪禮做借口不參加四國的抗漢風波,大世子殿下殯天,這件事,應該足以成為代宮不發兵的理由了吧。

細想了一會兒,竇子衿才吞吐說道:“臣妾倒有一個法子不知可行不可行。”

“快說!”劉恒焦急道。

“幕王後逝世之時代國的百姓足足在宮門口跪了三天三夜也不曾離去,可見百姓們對幕王後的感情有多深厚,因當日百姓情緒激動所以代王也未能說出大世子殿下也一並歸天的事,若是此刻代國為大世子殿下舉辦喪禮一定震驚全國,這樣,代王就可以因為大世子殿下的離世而作為借口不發兵了。”

搖了搖頭,劉恒反駁說:“不可不可,那四國就會以為我代國經不起打擊,一個大世子殿下愛沒了就能成為不發兵的借口?太虛情假意,不可不可。”

竇子衿又想了會兒,道:“那就隻能用下一個法子了。”

“什麼法子?”

“雛玉的死。”凝噎許久竇漪房才說。

劉恒急忙攬著她的肩膀,安慰道:“人已經不在了,該放下的,就放下吧。”

竇子衿轉過身子將頭埋在劉恒胸前,緊緊抱住,哽咽著:“臣妾知道,臣妾自會放下,可如今不得不以雛玉做借口讓那些有求於我們的人班師回朝。”

“那…王後準備怎麼做?”

擦幹眼角,竇子衿柔道:“雛玉的病代國上下皆知,如同瘟疫一般沾染到了就沒了,曾經代王也放出過風聲說是三位王子也是染病身亡,曾經這病還一度讓代宮人心恐慌,若代王以‘代宮熱病仍未消除’為由,我想那些差使一定會有所忌憚,畢竟人人都怕死,若代王說了,他們見到下人們避諱了,也就信了,到時候讓宮人們臉上都罩上紗布幾日,等差使們走了再解下來,就不信他們之中沒有一個人是害怕的。”

竇子衿有萬全的把握相信劉恒會用她的法子,那一日的劉恭對策隻不過是竇子衿隨口一說劉恒便照著去做了,今日這般費盡心思想出來的法子就不信劉恒能夠放任不用,她還算是對劉恒報以希望的吧,這個她用生命愛了多年的男人,就算是不為了別人想想為了代國百姓,以劉恒的性子也是會答應的。

果不其然,第二天,竇子衿便在重華殿門口看見了諸多來來往往帶著麵紗的宮人端著後宮妃嬪的吃用來來回回,此番情景,映到竇子衿眼中亦是另一番風景。

“娘娘。”惠兒的聲音從竇子衿身後傳來。

回身,竇子衿衝她笑道:“怎麼?連你也帶了麵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