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百年命途(1 / 2)

之後的事,已經不是宋易安一個惡鬼冤魂能了解的了。素塵用他的身體充作容器,強行鎮壓了宋易安的靈魂。在往後的歲月裏,成為南風的宋易安,成了素塵勉力存在於世上的另一個理由。

對於南風來說,一百多年不過是黃粱一夢,但對於赫連衣來說,那是一百多年的折磨。

素塵告訴南風,在得知赫連衣並沒有背叛她的時候,他忽然改變了主意。他想,如果南風——也就是宋易安,知道赫連衣自始至終都在深愛著她,是決計不想取他性命的,或許愛屋及烏,會連帶赫連家和甄家一起放過。

至於宋元傑之流,他也放過了。朝代的更替本就是無數的屍骨締造的,他也是經曆過的。四百餘年稍縱即逝,他自認為沒有了替葉易安複仇的立場。

他“自私”起來,把同命相連的南風當成了一個伴兒。

素塵在把南風帶回了不歸境之前,告訴赫連衣說:“人我帶走了。我會給她一次重新活下去的機會,塵世的煩擾與她再無幹係。你也好自為之吧。”

他聽見了赫連衣的慘叫,聽見他想衝進旋風中而接連失敗時呼喚“葉易安”的名字。他不想考慮這是赫連衣的一時遺憾還是長久絕望,他也不在乎赫連衣在今後的歲月中將如何生不如死。

他以為每個人的不幸將告一段落,在無數的歲月之後,他們將帶著一個新鮮、幹淨的魂靈重新出現在世上。

但他沒想到,赫連衣會用何等慘烈的方式去“反抗”他的安排。

他不知道赫連衣跋涉了多少山水,受盡了屈辱,才找到了那個他認為能讓他延續生命、堅持等待的“高人”。也正是這個“高人”,斷送了他寶貴的生命和比生命更寶貴的尊嚴。

……

還有一些事,是沉睡的宋易安不知道的。

在宋易安沉睡的第二十個年頭,本應正值壯年的宋元傑竟發覺自己力不從心了,常年的宵衣旰食、殫精竭慮讓他心力交瘁,過早衰老。那年春天,他大病了一場。

在這場來勢洶洶的疾病麵前,他經曆了四個兒子的輪番政變。與二十年前一樣,屍橫遍野,流血漂櫓。

他在一係列的政變中僥幸得勝,卻失去了四個兒子。

一年以後,他的長女湖陽公主勾結禁軍大統領梅雪寒反叛,被太子誅殺;小女兒景陽公主慫恿駙馬奪權,東窗事發,被亂刀砍死在東城門外,麵目全非。

自此,宋元傑的女兒們全部背負罵名而死,隻剩下七皇子在風起雲湧的政治鬥爭中存活下來。

宋元傑不由得想起了宋易安臨死前的詛咒,長歎幾聲,撒手人寰。

七皇子漁翁得利,在世人的感慨中登基為帝,被後世尊為翊朝明宗。隱藏鋒芒近二十年的小皇子,遵從了父皇宋元傑的遺言,為宋家立下規矩:諸位皇子除太子之外,滿十歲即前往封地,無召不得回京,有司定期派大臣就藩巡查;後宮若誕下公主,即刻處死,不得窩藏。

明宗登基之後,原本還順風順水的。過上安穩日子的人們,好像忘記了之前的傷疤,不再想以前妻離子散的日子。他們逐漸淡忘了宋元傑在位時的殘損的屍體,更忘了在此之前宋易安惡毒的詛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