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老天爺好像沒有忘記。
你說巧不巧,明宗的寵妃德妃膝下無子,直到三十一歲的時候才生了一個女兒。原本按照宋元傑的遺言,這個公主是要被處死的,但明宗礙於德妃的苦苦哀求,想著事情已經過去了近五十年,哪裏還會有詛咒?所以他力排眾議,留下了這個公主。
這也是明宗一朝唯一的公主——景逸公主。
這位公主相傳自小活潑好動,長得也漂亮,極其得他父皇的寵愛。她善良可人,曾在德妃四十五歲壽辰的時候,親自在宮門口施粥救濟,更在次年隴右大旱的時候,捐出了自己即將充作陪嫁的全部的金銀首飾。
這自是得到了百姓的愛戴。明宗認為,宋家的恥辱即將在他的女兒身上得到洗刷,宋家皇室終於不用再為此擔驚受怕了。
可這不過是個假象罷了。
景逸公主在十六歲的時候,下嫁給邢國公世子,也就是開國元勳趙家的大公子。
趙家祖上是開國功臣,但是在宋易安政變的時候,家主驚懼自殺,家族沒落。後來明宗征討西戎,趙家兩位後生都立下了赫赫戰功。明宗降下恩旨,讓他們兄弟中,年長的繼承國公爵位,年少的封為大將軍。
邢國公世子長相清秀,被景逸公主一眼相中,做了駙馬。可這位公主是個喜新厭舊的,婚後不到半年,就厭棄了隻能靠長相混飯吃的世子,喜歡上了國公府的昭武將軍。
那小將軍因為公主的青睞,平步青雲,很快成了從四品的明威將軍,結識了朝中掌握實權的親貴大臣。
邢國公世子雖然文不成武不就,到底是勳貴出身,要些臉麵的。發覺妻子紅杏出牆,而那個偷腥的男人竟然出自他們邢國公府,氣得幾近發瘋。他將這件事告知了父親。
邢國公在發覺自家小將已經在朝中成了氣候時,也是羞憤難耐。作為在沙場上廝殺出來的驍將,他的脾氣難以控製。他聯合兄弟,很快組成了足以壓倒明威將軍一派的黨羽。
明威將軍跟隨邢國公多年,知道趙家人的脾氣,嚇得坐立不安。他和自己的狐朋狗友們一商議,決定一不做二不休,給趙家按上個反叛的罪名,除之而後快。
可惜計劃敗露。
明威將軍一黨被連根拔除,邢國公的弟弟趙大將軍在兵變中被流矢射中,不治身亡。邢國公怒不可遏,以明宗不顧祖宗遺訓、放縱公主穢亂宮闈為由,向明宗逼宮。
景逸公主羞慚無以麵君,在宮門口自刎謝罪。但邢國公不守約定,還是造了反。
最後雖然以明宗的僥幸勝利告終,但這次兵變給宋家皇室帶來的羞辱是之後百餘年難以磨滅的。
宋家自此之後,再也沒有存活下來的公主了。
……
南風以為,她沉睡了一百多年,這個塵世與重生的她再無瓜葛,沒想到,世事輪回,這場詛咒綿綿無期。
不知道該說這是可笑還是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