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悲嫁(1 / 2)

靖邊王府江家長女今日出嫁,是個足以轟動全國的消息,且在此之後數百年,人們談論起來依然興致盎然。不是我誇大其詞,其中原因,怕是說給你聽你都不相信。

靖邊王江聽白戰功赫赫,可惜天妒英才,年僅三十五歲便薨逝了,留下一兒一女,實在可憐。陛下念及靖邊王功勳,想著兩個孩子無父無母,提出將他們收入宮中撫養,誰知道,竟然被駁了麵子。

提出異議的是江聽白的女兒江寒。

當時這個小姑娘隻有十四歲,自小身體孱弱,卻是個極聰明伶俐的才女,尤其在兵法韜略上頗有研究,幾次跟從父親出征,為父親出謀劃策。

江聽白在世的時候,一向低調沉穩的他,破天荒地在一場慶功宴上誇讚自己的女兒說,我能掙得些許功勞,多虧了我的女兒!

江寒之名,由此傳於江湖與廟堂。

江聽白為國捐軀後,江寒聽說陛下有意將她和弟弟江宏收入宮中撫養,身穿素服,手捧靖邊王府護國金令,跪在朝堂上,聲音朗朗,道:“臣女與弟弟有幸得陛下垂愛,本該千恩萬謝承受恩澤,但先父曾留有遺訓,得君恩養易,為國盡忠難。臣女懇請陛下,允許臣女撫養弟弟,並代替弟弟接管靖邊王府護國金令!”

朝堂上響起輕微的議論聲。

皇帝輕咳一聲,說:“可是,江宏還太小……”

“古有王勃五歲能文,駱賓王六歲能詩,項橐八歲做孔子老師,甘羅十二歲遊走列國,封爵拜相。臣女虛度年華十四載,弟弟江宏也已經十二歲。雖不比前朝先賢前輩,但‘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的道理,不敢一日忘懷。如今邊疆未穩,我靖邊王府但有人在,決不許宵小之輩窺探國土!臣女請求代行靖邊王統兵之權,求陛下恩準!”

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慷慨激昂,鏗鏘有力,實在不像是一個隻有十四歲的柔弱的小姑娘能說得出來的。在場的朝臣,有須發皆白的大儒,有姿容偉岸的將軍,有王侯,有貴胄,無不嗟然而歎,毫不吝嗇地奉獻出他們的敬佩。

皇帝從龍椅上站了起來,負手而立,說:“靖邊王教子有方,朕不如他;你小小年紀就有如此誌向,足以告慰江家曆代英靈。既如此,朕還有什麼可說的呢?朕就將靖邊王府的護國金令和所轄將士交托給你,望你能為朕固守疆土、掃除奸凶!”

“臣江寒領旨謝恩!”

那一天,人們都記住了一個白色的纖細的身影,瘦弱,卻自有一段不容輕視的傲骨。

之後六年,江家姐弟時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裏。無論是以少勝多的關右之戰,還是孤軍深入而險勝的飲馬川之戰,無論是以逸待勞的紅風穀之戰,還是千裏奔襲的晉陽支援戰,靖邊王軍都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人們傳頌最多的,不是萬軍之中從容進退的小元帥江宏,而是運籌帷幄的靖邊王府郡主江寒。

傳說江寒身體孱弱,有咳喘的舊疾,手無縛雞之力,所以從不在三軍陣前露麵,但每一場戰鬥的背後,你都能發現她那雙撥動乾坤的手。橫屍遍野,流血漂櫓,一將功成萬骨枯。威名和功勳的麵前,陳放的總是殘酷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