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悲嫁(2 / 2)

江寒曾望著戰後慘烈的景象,落寞地說,我會有報應的。

是,她的“報應”很快就到了。

大榮永曆二十一年五月二十,是江寒出嫁的日子,可這一天,靖邊王府沒人會露出歡樂的麵孔,沒有人敢祝福她,因為,她要嫁的,是大榮的四皇子容慕之。

大榮四皇子、晉王容慕之,乃是個傳說中十全十美的人物,不僅長得瀟灑出塵,更是統兵的好手。他是被認為最像陛下的皇子,也是朝臣們猜測的國儲人選。

你要問了,既然容慕之那麼優秀,是無數閨閣少女的綺夢,為什麼江寒不願嫁給他呢?哎,個中緣由,說來話長啊。

就在一個月多前,北狄侵犯的大同郡。陛下任命晉王容慕之為大元帥,統領朔北、西北總共一十八路軍隊,靖邊王府自然也奉命參戰。

戰事緊迫,軍令如山,江寒姐弟領兵三萬,一刻也不敢怠慢,星夜兼程。

大軍在山陰城落腳,想在此處稍作休整,查探大同軍情,好做部署。

不過,山陰城早已接納了第一批駐兵。

比靖邊王的西北野戰軍先到一步的,是一個由五千多人組成的部隊。部隊首領名叫風晴色,是金吾衛大將軍風德義的女兒,也是晉王容慕之新過門的王妃。

容慕之少時拜風德義為師學習武藝,由此與風晴色相識,青梅竹馬,一起長大。兩人新婚不久,若不是戰事緊張,恐怕晉王殿下也舍不得讓她出征。

這位王妃,名號絲毫不遜於江寒。她絕不是一個靠著父兄和丈夫的赫赫功業耀武揚威的世家小姐,也不是花拳繡腿賣弄本領的江湖女流,她是一杆長槍橫掃八百裏黃沙的巾幗英雄,是逢亂必戰的三軍統帥。她麾下隻有五千騎兵,卻個個驍勇善戰,被北狄人稱為“鬼軍”。

“水定江寒花不語,風動天晴月色明。”這是街頭巷尾傳唱的一句詩,也是對大榮“文武雙璧”的最好讚譽。

雖說江寒和風晴色並稱,但兩個人其實並沒有見過麵。

一者,她們都是女子,就算功勞再大,也沒有上朝理政的機會;而領兵出征的時候,風晴色在前線作戰,江寒在軍帳布防,也常常錯過。對此,兩個人雖嘴上不說,心裏也藏了遺憾。

這次,在行軍的路上,竟然能見上一麵,不得不說,也是因禍得福。

風晴色乃是個豪爽的女子,一聽說江家姐弟即將到達山陰城,大為激動,將手中的雙龍銀槍扔給侍從,從演武場上下來,直奔城門口而來。

三萬野戰軍將士如黑雲壓境,裹挾著風塵逼近。風晴色抬手遮住刺眼的陽光,眯著眼睛遠望,就看見茫茫的隊伍前麵行駛著一輛青白色的馬車。馬車因顛簸而劇烈晃動,仿佛一陣風就能把它吹走。偏偏它又很倔強,背靠著一眼望不到邊的雄健之師,執著地奔跑著。

風晴色爽朗地笑道:“神交已久,足慰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