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慕之的大哥、太子容敬之,乃是陛下的嫡長子、皇後唯一的兒子,是個看著忠厚老實其實比他父皇還要心思複雜的人。
比如說吧,容敬之十五歲起,就跟隨太子太傅付岩做學問,但因付岩嚴正剛直,總進忠言約束他,頗得他的抵觸甚至厭惡。還沒等付岩向陛下稟明太子做學問的情況,容慕之就先一步叫嚷起來,說付岩死板嚴苛,忤逆犯上,乃是不忠不義之臣。陛下雖知道付岩確實喜歡嘮叨,規矩多,但忠言逆耳的道理,他也是懂的,更何況,付岩學識淵博,是舉朝推薦的太子之師。尊敬師長,自然要從皇家做起。
可容敬之偏不想做。他見他的父皇對自己的抱怨絲毫不放在心上,便決定,自己完成這項工作。
他先一改往日不恭敬的態度,對付岩表現出乖巧聽話的架勢來,一連十幾日,都起早貪黑地精於學業,讓付岩頗為欣慰。
某日,臨近散學的時候,容敬之恭恭敬敬地向付岩討要他剛剛完成的詩稿《付樂山詩稿》。這本詩稿,彙總了他的畢生詩詞,一經問世,飽受追捧。付岩隻當是弟子向他求學問,哪裏會多想,便將自己親手整理的詩稿送給了他。
事情就壞在這裏。
容敬之將那些跟他走得近的言官糾集起來,仔細翻閱這本詩稿,惡意歪曲解讀,並在皇帝詢問他功課的時候,不著痕跡地將這些歪曲的解讀講給皇帝聽。皇帝初時並不認同,覺得是太子大驚小怪,可過後還有許多言官當麵或上奏章提到這件事,就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由此,年高德劭的太子太傅付岩被誣告,說他的詩稿和早期的遊記《付樂山遊記》等作品中,有暗諷朝廷的言論,被革職查辦。
有很多文臣為付岩求情,容敬之又借機給付岩扣上了“結黨營私”的帽子,直接發配充軍。而六十九歲高齡的付岩在押解途中一病不起,悲慘死去。
這距離給容敬之做老師,還不到兩年。
對於這件事,江寒是通過蘇淮嬰了解到的。蘇淮嬰的好友、現任禦史大夫文翰,那時正在做太子的伴讀,是太子的心腹,這些小伎倆,他都是知道的。
為此,江寒告誡弟弟,哪怕得罪晉王容慕之,也千萬不要得罪太子容敬之:容慕之雖脾氣暴躁怪異,至少行事磊落;容敬之,可就不好說了。
容敬之和容慕之已經鬥爭了很多年了。
陛下能活到成年的兒子不多,能力卓越的更是少之又少,絕大多數在尚未及冠的時候就遠離京城,到了自己的封地。太子出身高貴,又頗有些聰明,被立為國儲已經十多年了,實力能與他抗衡的,隻有晉王殿下。
晉王殿下的母親,隻是一個沒有背景的妃嬪——怡妃。怡妃是歌女出身,當年陛下微服出宮,去揚州遊玩,與一位美貌的歌女結識,臨幸了她。誰知道這位歌女不久有了身孕。事情瞞不住了,皇帝沒有辦法,才將這對母子接進了宮。
這一度成了朝廷內外詬病的醜事。
幸好,被冷落了好多年的晉王殿下,某一次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博得了皇帝的注意,皇帝不禁感歎,孺子可教。